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五台县柏兰村杨志义弘毅园开园暨雕像落成庆典举行
——传承革命精神与孝道文化
中国早报五台讯(记者 胡立成)2025年9月25日,革命前辈、优秀党员干部杨志义同志弘毅园开园暨雕像落成庆典在其家乡——五台县陈家庄乡柏兰村庄严举行。此次庆典由柏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崔华梁主持。
山西省孝文化研究会会长、原山西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张汉静,研究会顾问、原长治市委副秘书长罗连双,副会长、企业家李惟东,研究会党支部副书记毕宋莉,陈家庄乡党委秘书、柏兰村包村干部罗俊洲,以及社会知名人士、杨志义同志亲属、家族代表等7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意义深远的时刻。因身体原因,五台名师阎喜堂老师未能亲临现场。
庆典仪式在激昂的《大得胜》乐曲声中拉开帷幕。首项议程鸣炮奏乐后,陈家庄乡党委秘书、柏兰村包村干部罗俊洲详细介绍了杨志义同志的生平事迹,回顾了他从柏兰村投身革命,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辗转湖北、海南、河北等地为新中国工业建设奋斗不息的光辉一生。
随后,山西省孝文化研究会张汉静会长向弘毅园赠送了纪念匾额,寓意深远。紧接着,与会主要嘉宾共同为杨志义同志雕像揭幕,全体人员向雕像行三鞠躬礼,表达对这位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在讲话环节,省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企业家李惟东阐述了德孝文化在当代传承与发扬的重大意义,强调了杨志义同志事迹所体现的忠孝两全、公而忘私的精神品质对于砥砺前行、涵养社会风气的重要影响。
柏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张志锋在发言中表示,弘毅园的落成,既是杨志义之子杨长青践行孝道的生动体现,更是柏兰村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指出,杨志义同志从家乡走出,始终心系故土、平易近人的风范,是中华孝文化与红色基因相结合的典范。在当前柏兰村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大力推进建设之际,杨志义同志奋发有为、艰苦奋斗、严于律己、一心为公的革命精神,将为全村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他号召村民学习楷模,将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家族代表杨成义在发言中,深情回忆了长兄杨志义严于律己、坚持原则的往事。他提到,尽管杨志义身居要职,但从未利用职权为亲属谋取私利,而是耐心教育引导亲友扎根农村、自力更生,其崇高的党性原则和人格魅力随着时间流逝愈发赢得家人的理解与敬仰。他还分享了杨志义关心家乡建设、尊重乡里长辈的诸多细节,展现了其深厚的家乡情怀和人民公仆的本色。
杨志义同志之子杨长青最后介绍了弘毅园及园内纪念设施的筹建情况,并全面回顾了父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杨志义同志1921年出生于柏兰村,1938年参加革命,1942年入党,历经烽火岁月,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奋战在工业建设一线,官至正厅级,曾陪同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工作。他一生廉洁奉公、组织纪律性强,始终保持着对家乡的深切关怀和对人民的朴素情感,于2019年病逝,享年99岁。其一生堪称“柏兰骄子,时代楷模”。
庆典仪式在悠扬宏大的《五台八大套》等传统乐曲演奏中圆满落幕。弘毅园的建立,不仅是对杨志义同志个人的纪念,更是对革命传统的赓续、对孝道文化的弘扬,必将激励后人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续写新的篇章。
附柏兰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峰的讲话稿
弘扬先辈精神 建设美丽柏兰
—柏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张志锋在柏兰杨志义弘毅园开园暨雕像落成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省孝文化研究会各位领导、尊敬的阎老师、尊敬的各位参会人员:大家好!
今日的古镇柏兰,天朗气清,人心齐聚——我们怀着崇敬与感动,共同见证杨志义同志弘毅园开园暨雕像落成。站在这片孕育了先辈的土地上,看着眼前承载着思念与精神的园子,我仿佛又一次被革命信仰的力量感召,被中华孝文化的温情浸润。接下来,我谨代表柏兰村党支部、村委会,与大家分享这份特殊的情怀与期许。
首先,弘毅园,是“孝”的具象表达,更是“精神”的传承阵地。它是由杨志义之子杨长青为其父亲修建的纪念园,此举是传统“孝道”文化的现代体现,不仅是对父亲养育之恩的回馈,更以实际行动为后代树立“敬亲、念亲”的榜样,将对长辈的尊重、对亲情的珍视,融入家风,让孝亲精神从个体行为转化为家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实现精神层面的代际传递。
孝子杨长青为父亲修建纪念园,不仅是中华孝道的生动实践,让“孝亲”的家风在追思中代代延续,更让我们看见杨志义同志从柏兰少年到革命先锋的成长;能循着纪念的脉络,读懂他“为国为民”的一生追求。往后,每一位走进园子的人,不仅能感受到一份子女对父亲的深情,更能触摸到“努力奋斗、不负韶华”的精神内核——让“敬亲”与“报国”在此交融,让红色信仰与孝亲家风在此代代相传。其次,杨志义同志的一生,是柏兰的骄傲,更是照亮我们的精神灯塔。
他自小在柏兰的乡土里长大,少年时便有“志在四方”的胸怀——目光越过家门口的田埂,把“为国为民”的信念刻进心里,早早扛起行囊投身革命,成了村里人眼中“有担当的好后生”。此后数十年,他辗转祖国南北:抗战时,在烽火里冲锋,用热血护家国;土改时,在田间地头扎根,用真心为百姓谋福祉;开辟新解放区时,在陌生土地上披荆斩棘,播撒革命火种;深耕海南钢铁事业时,又以实干扛起责任,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无论岗位如何变换,他始终“党指哪,就打哪”,干一行钻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把“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的誓言,写在了每一段奋斗里。
更让人动容的是,即便身居高位、公务繁忙,他从未忘本。每次回柏兰,进门先给父母递杯热茶,坐在炕头听他们絮叨庄稼长势;出门遇见长辈,老远就笑着迎上去,拉着家常问身体、聊近况——没有半分“大官”的架子,只像走亲戚的邻家孩子。村里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原本忙于务工少陪父母的年轻人,开始学着他的样子常回家看看;对邻里长辈疏于问候的乡亲,也主动多了走动。他没讲过一句“要行孝”的大道理,却用无声的行动,让中华孝文化的种子在柏兰扎了根、发了芽,让“孝亲敬长”的风气,像春风一样吹遍了古镇的街巷。
最后,今天的庆典,是一次缅怀,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员令”。如今的柏兰,已是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田间的产业旺了,村民的口袋鼓了,街巷的环境美了,但我们深知: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杨志义同志身上“不服苦、敢奋斗”的革命精神,“重孝亲、守初心”的品格力量,正是我们接下来破解发展难题、凝聚村民合力的“金钥匙”。
往后,村“两委”会以弘毅园为红色教育阵地,组织乡亲们学杨志义同志的事迹、传他的精神:把“艰苦奋斗”融入产业发展,让柏兰的特色产业更有底气;把“孝亲家风”写进村规民约,让古镇的文明底色更浓;把“对党忠诚”的信念化作治理动力,让村里的事务更合民心。我们要让每一个柏兰人都知道:建设美丽新柏兰,不仅要靠双手,更要靠精神——靠先辈传下来的那股劲、那份情。
柏兰是块钟灵毓秀的土地,曾孕育出杨志义这样的好儿女;未来的柏兰,更要续写“人才辈出、孝风长吹”的华章。愿我们的后辈,能从弘毅园的雕像前读懂“初心”,从杨志义的故事里学会“担当”:既承孝亲之德,守好小家;又立报国之志,建好大家。
最后,愿中华孝文化的清风,永远吹拂柏兰;愿杨志义同志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柏兰,为让古镇的明天更美好,我们一起努力!(柏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 张志锋)
值班总编辑:邱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