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地方资讯

“山海同辉・城乡共振”乡村文化振兴展破壁出圈

编辑:梓艺 发布时间:2025/05/25 来源:中国早报
分享到:

中国早报广东讯(记者 张兆伟 陆丽萍)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乡村文化振兴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盛大开幕。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本次文博会“乡村文化振兴”展区,是落实“壮大县域经济”“繁荣乡村文化”战略部署的创新实践,该展区由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支持指导,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宏博昌荣传媒集团、视觉(中国)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视觉华瀚(深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余家机构联合主办,这场文化盛宴以跨越山海的地理跨度、纵深立体的行政层级,以文化为媒、科技赋能、产业引擎,描绘出多元协同的乡村振兴画卷,展示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开幕式首日即吸引数万人次观展,成为文博会期间备受瞩目的焦点展区之一。

微信图片_20250525211531_副本.png

一场4046公里的双向奔赴

从南海之滨到天山南麓,几近横跨整个中华版图,相隔万里的两个地域共赴山海之约。本次乡村文化振兴展不仅打破地理版图的区隔,更消融着城乡文明的边界,既有同处大湾区,与深圳相邻汕尾捷胜镇,带着千年渔耕文化的鲜活记忆赴深参展,向全国展现深圳经济特区赋能下的乡镇发展创新实践;亦有边疆秘境喀什,跨越4046公里,携帕米尔高原的雪域珍馐、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丝路遗珍亮相展区,生动呈现沿线地域文化与产业风采的同时,实现边疆的西域古城与湾区的现代城市的对话与资源互通。

一条纵贯山海的乡村画廊

在文博会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乡村文化振兴展上,来自深圳援疆、深圳援藏、粤桂协作、深赣合作、省内帮扶等多个战略援助地区共20+经过精心遴选的县域展馆依次铺开。100+特色参展单位,将当地的地标美食、非遗文创、历史人文、风光美景、特色展演带到文博会,形成立体多元的乡村振兴产业生态。作为“城市文化合伙人”项目百余签约县域的缩影,随着该合作机制持续深化,明年乡村文化振兴展有望吸引更多全国县域参展,持续书写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一席穿越千年的舌尖盛宴

    县域们将自己最具特色的珍贵食材与地标美食带到乡村文化振兴展区,从田间地头到湾区中心,让乡村根系可触可感。宁都黄鸡、湘潭沙子岭猪,安远脐橙、田阳芒果,捷胜海胆...数十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汇聚一堂,以原生态的品质底色与鲜明的地域标签,撰写一部横跨南北的中国物产百科全书;近百道最具地方代表性的美食佳肴,如宁都三杯鸡、东源五指毛桃汤、潮安咸水粿、都匀太师饼等,由来自县域的非遗传承人们现场亲手烹制,听着铁锅的翻炒声、食客的惊叹声,人们怎能不循味驻足,一探这文博会上的“人间烟火”呢?

一趟沉浸式的非遗活态传承体验

乡村文化振兴展期间开展20余场各式各样的非遗展演,国家级非遗潮安文里英歌舞以其雄浑豪迈的气势、灵动多变的步伐,点燃岭南民族的刚健战魂;百色田阳舞狮队两只狮子霸气昂首巡场,在人群中闪转腾挪,且不时与观众妙趣互动;黔南馆的山歌演唱则流淌着另一种诗意,歌者们用水族语言哼唱民谣,讲述着来自大山深处的故事。日均超万人次的非遗观演及体验数据,印证着传统文明与现代生活的深度共鸣。"可触摸、可参与、可传播" 的方式,让千年技艺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纽带与文化引擎。

一次传统与现代的跨界联动

宏博昌荣、视觉中国与视觉华瀚展馆以AI交互、8K超高清技术动态演绎参展县域振兴全景。展区设立乡村文化振兴展发布厅,构建“文化传播-品牌打造-产业赋能”三位一体模式,举行乡村文化振兴展开幕式,城市文化合伙人 助乡村振兴发布会,县域良品投融资项目推介会、县域招商发布会、文旅推介会等活动,开展两日即迎来洽谈与合作热潮,现场达成城市文化合伙人合作、特色产品采购、文旅文创项目开发等各类意向合作近百亿元。展区中搭建数字驱动、实时互动的“超级乡村研究所”直播间、各县域融媒直播间。

一段秒趣横生的萌宠奇缘

本届乡村文化振兴展还迎来几位颇为神秘的访客。"骏博"与"彩文"是来自广西德保县的两匹明星萌宠 —— 肩高仅1.05米的德保矮马,这对通身枣红的 "迷你骑士",乖巧地站在木栏边上任小朋友们抚摸。隔壁的湘潭雨湖区展位,两只刚满3个月的沙子岭猪幼崽正趴在地板上打盹,黑白相间的“熊猫纹”配上粉色鼻尖,让路过的观众瞬间被萌化。捷胜馆内,浑身尖刺的海胆在水中滚来滚去,这轻飘的身影却享有着“海底黄金”这一美誉。这场萌宠聚会,不仅是视觉与触觉的双重治愈,更是连接乡村与城市的情感纽带,让过路的人们悄然记住了千里之外乡村的温度与生机。

   乡村文化振兴展,以文化为纽带、科技为桥梁、产业为引擎,充分发挥深圳的创新精神、使命担当,“圳”在行动谱写城乡共富新篇章。

值班总编: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