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总编辑有话说|整治票务平台垄断,筑牢民生出行根基
文/姜志雄
近期,同程旅行平台操纵票源、误导消费的行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消费者姜先生在购票时,不仅遭遇平台故意屏蔽低价票、诱导购买高价票的情况,而且还经历了从无票到突然有大量余票的诡异现象,乘车时又发现车厢大量空位,这与此前无票的显示形成强烈反差,严重影响民众出行体验,也凸显出票务平台隐性垄断问题的严峻性。
从政治高度而言,交通出行作为国家重要的民生领域,是展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窗口。国家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不仅是为了促进经济的互联互通,更是为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票务平台的隐性垄断行为,无疑是对国家政策导向的公然违背,损害了国家在民生保障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影响政府公信力,也抹黑国家形象。相关部门必须站在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到维护票务市场秩序对于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性,坚决打击任何形式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从民生温度角度看,一张小小的车票,承载着民众对便捷出行的期待。公平、透明、高效的购票环境,是民众最基本的需求。票务平台利用技术优势和信息不对称,实施隐性垄断,不仅大幅增加了民众的出行成本,还让民众在购票过程中陷入焦虑与无奈,严重损害民众切身利益。这种行为加剧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让普通民众在出行这件“关键小事”上感受到不公平。保障民众的出行权益,是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相关部门应倾听民众呼声,关注民众诉求,以实际行动为民众排忧解难,让民众出行之路更加顺畅。
票务平台作为连接铁路部门与消费者的桥梁,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平台应秉持诚信经营原则,为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的票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然而,部分平台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突破道德和法律底线,实施隐性垄断行为,这不仅是对消费者信任的辜负,也破坏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生态。平台要深刻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加强自律,规范经营行为,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职能部门在维护票务市场秩序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一方面,要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加大对票务平台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平台票务数据,及时发现和查处各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执法力度,对于违规平台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提高其违法成本,形成有力震慑。同时,还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填补监管空白,为整治票务平台隐性垄断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此外,职能部门应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民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打击票务平台隐性垄断的良好氛围。
出行是民生大事,破除票务平台隐性垄断乱象刻不容缓。相关各方应各司其职、协同发力,从政治高度、民生温度出发,强化平台责任、落实职能部门职责,还票务市场一片清朗天空,让国家交通建设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民众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次出行中都能感受到公平与便利。
(本文作者姜志雄,系中央媒体地方部负责人、中国早报社顾问·百家媒体联盟编辑委员会总编辑)
值班总编辑:贺文生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