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乡村振兴

贵州长顺:12万亩稻田开镰 绘就秋天好“丰”景

编辑:金进 发布时间:2025/09/18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金秋九月,稻香漫野。在长顺县长寨街道中塘村的千亩稻油轮作基地,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微风拂过掀起层层金浪,阵阵稻香在村寨间萦绕。机械化、半机械化、人工收割稻谷都在有序地忙碌着,田间一幅美丽的丰收图。

1758208478214007.jpg

“快来看!这机器收得又干净又快!”在中塘村一组金光先的稻田里,大型收割机正在田间收割稻谷,看着一颗颗谷粒源源不断涌入编织袋,他的脸上笑开了花,“今年收成更好,一亩能收500多公斤,总共能收4000多公斤!”

今年52岁的金光先种了8亩水稻,是村里的老种粮户,谈起收割方式的变化,他打开了话匣子:“以前人工收割,8亩田得请10个人忙10余天,收完还得晒、得扬,累得直不起腰。现在请农机,几个小时就收完了,每亩费用100元,8亩地花800元就搞定了。”

1758208509750394.jpg

当前,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忙着收粮运谷,田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作为长顺县12万亩水稻主产区之一,中塘村1200亩水稻开镰的场景,正是全县秋粮丰收的生动缩影。

在中塘村的稻谷晾晒场上,村民们正把刚收的稻谷摊开晾晒,金黄的谷粒在阳光下泛着光泽。中塘村党支部副支书王兴富指着不远处的晒场说:“村里和长顺爱民米业签了订单,晒干的稻谷直接拉去加工,我们的水稻能卖1.5元一斤,农户根本不愁卖。” 王兴富捧着一把饱满的谷粒,笑得格外踏实:“现在种粮有技术指导,收割有农机帮忙,卖粮有订单保障,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

1758208551136462.jpg

今年能实现丰产,离不开村里推行的一系列举措。近年来,中塘村一直推行“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收购”的模式,选种高产抗病品种的“泰优98”“泰优553”品种,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目前全县已收割水稻5000亩,预计全县平均单产达到520公斤,比去年增产10%以上,全县水稻已经进入成熟期,我们将利用有利天气,抢抓时机,大力实施机收,实现颗粒归仓。”长顺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李黎阳介绍。

1758208581938339.jpg

据了解,长顺县始终以粮油种植产业为根基,积极打造“品长顺”区域公共品牌,后续将持续强化秋收保障,实时监测天气变化,优化农机调度,确保9月底前完成全县水稻收割,做到颗粒归仓,切实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让种粮农户的腰包更鼓、笑容更甜。(长顺融媒   班晓静 侯博文 龙再刚)

 值班总编辑: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