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老骥伏枥 奉献余热 ——致敬中国早报记者编辑、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文学艺术研究院总编王光兴

编辑:王光兴 发布时间:2025/09/23 来源:中国早报
分享到:

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文学艺术研究院(新牌).png 

      

         广东  邹中海 

    王光兴老师目前是中国早报、人民基层在线、中国农业网、乡村振兴网记者编辑,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文学艺术研究院总编,九江文学社副主编,退休前为湖北省荆门市一位乡村教师,敬岗爱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培养了不计其数的优秀学生,其中有的已成大学教授、公务员或其他才俊。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成为新闻工作者。累计编发(含写作)6000多篇各类文章,对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些地方的人文环境、自然景观、人物事迹从他的文案中不断涌出。同时培养了大批的新闻工作者,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和赞美。

4王光兴介绍.png

3王光兴深圳莲花山公园.png 

沙洋县优秀教师.png

2024年他光荣地被引进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今广东省写作学会文学艺术研究院),开始参与许院的建设和报道。在其供职与兼职的中国早报、新讯网、乡村振兴网、人民基层在线、中国农业网、中国经济与法网、楚天法治网等媒体平台,对许院的人事与作品进行360度旋转式的跟踪、宣传与推广。尽职尽责,从不打折扣。一年多来,为许院发表了四五百期的作品。其中并亲自参与了许峰老师与胡伟会长暨南大学见面会;江门独联村釆风、调研活动;中山市三溪德艺善道文创基地挂牌仪式;中山市小榄镇岭南画派名家李英士故居授牌等大型活动并及时做了报道。

 2邹中海和王光兴.png

中国早报优秀记者2023.png

2024中国早报优秀编辑证书.png

令人感动的是,在刚进许院不久,由于积劳成疾,腰椎疼痛加剧,在医院治疗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公益宣传。这种情怀与事迹,感人至深,牢记于心。于是撰写小诗敬赠总编王光兴:

 

光的刻度

一一致记者总编王光兴

文/邹中海

 

煤油灯下十五岁的秋季

是您用红线条勾勒民办教师人生轨迹的起点

十五岁的刻度,裹着教育的信仰

在简易漏风的黑板上判断对错

启蒙的点滴是前方的灯光

反射着黑白世界

点亮了孩子们的眼睛

在飞越大海的翅膀中长出希冀

 王光兴与学生合影(余继锋等).png

退休后光的刻度转向另一时空

稿件在没有假期的键盘里发光发热

您用疼痛的脊椎

编发着数千作品

划亮人生的履历也划亮了无数人的梦想

您是追梦人,也是造星者

这就是您

一个乡村教师到记者编辑的华丽转身

 2021金喇叭奖杯.png

2022沙洋县最美自媒体人证书.png

暨南大学那次握手,您掌心的凉意

包裹着一座火山的赤诚

我触摸到的是三千通讯四千作品的余温

支撑着一米八二以上的高度

粉笔灰熏染的头发

是雪,更是荆楚云山

傲骨红梅与月季

种下的星辰

 2025鲁迅杯文学铜奖证书.png

而今,光的刻度再次标定

新闻稿件与文学作品

正是那赤子之心挺起的脊梁

获奖与感人的成绩

无私奉献的精神

默默无闻的品质

是大地颁发给您的勋章

 

一一写于2025年9月23日

 邹中海图片.png

作者简介:邹中海,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联盟编委会主编,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央视诗歌《致敬钟南山》的书写者,有数篇诗文获奖、馆藏、选进教辅和翻译为英、日、韩等文字。

许院新领导.png

                                                                                                 值班总编辑: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