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为啥今春会出现天气干旱且多风现象
作者 周刚振
开春以来,我国多地出现持续干旱、降水偏少且风力较大的天气现象,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老百姓对此真是叫苦连天,整天眼巴巴的望着天空,“老天爷,你落一点点雨好吗?”而无雨的天空,总是时不时的刮大风,连一点点雨丝也没有。这种气候异常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大气环流异常、海洋温度变化及局地气候特点等。(天气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长期降水偏少(气象干旱),叠加人类活动(如水资源过度开发、植被破坏等)加剧水分供需失衡。)
大气环流异常
干旱少雨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形势不利于水汽输送。据有关资料显示:今年春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强度偏弱且位置偏东,导致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难以深入内陆。同时,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南下势力较弱,冷暖空气交汇减少,难以形成有效降水。此外,高空西风带以平直气流为主,缺乏波动,使得降水系统难以持续发展,导致长时间无雨。
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2021年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持续处于拉尼娜状态(海温异常偏低),这一现象对全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拉尼娜年通常导致我国冬季偏冷、春季偏干,尤其是华北、黄淮等地降水减少。同时,拉尼娜会增强东亚冬季风,使得冷空气南下频繁,但水汽供应不足,导致大风天气增多而降水偏少。
局地气候与人为因素
北方地区本身属于半干旱气候,春季本就多风少雨。近年来,全球变暖加剧了气候的不稳定性,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此外,城市化、植被减少等因素也可能改变局地微气候,使得地表蒸发加剧,土壤墒情下降,进一步加剧干旱。
风力较大的原因
春季本就是大风多发季节,由于冷暖空气交替频繁,气压梯度增大,风力增强。今年冷空气活动较强,但暖湿气流不足,导致大风天气更为明显,而缺乏伴随的降水,形成“干风”,加速土壤水分流失。
今年春季的干旱多风天气是大气环流异常、拉尼娜现象及局地气候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气象监测,保护环境。适时开展人工增雨,同时推广节水农业技术,以应对可能持续的旱情,相信不久,雨一定会来到的!这也是老百姓们时时刻刻盼望的!
值班总编辑 贺文生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