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社会新闻

广州南沙:五大优势启动中国邮轮第二个黄金十年|中国邮轮产业大会举办

编辑:梓艺 发布时间:2025/11/07 来源:中国早报
分享到:

中国早报广东讯(记者 张兆伟 陆丽萍)以“未来已来 邮此启航”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CCS18)于11月7日在广州南沙举行开幕式。大会为期3天,包括政策与经济峰会、行业领导者峰会、爱达邮轮&星旅远洋邮轮供应商大会、邮轮港口及目的地峰会、康养邮轮与旅游圆桌会、中国邮轮人才教育与发展峰会、大湾区邮轮融合发展圆桌会、游艇发展圆桌会等丰富多彩的行业性、专业性活动。

2025年是我国邮轮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为迈入邮轮产业第二个黄金十年做好布局,众多行业专家与领军人物齐聚一堂,深入探讨邮轮产业的前沿趋势、市场动态以及发展战略,有力推动邮轮产业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本届大会在广州南沙举行恰逢其时。

大会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国际邮轮协会支持,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广州市南沙区商务局主办,华夏国际邮轮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协办。国家有关部委、国内外、省市邮轮业界专家学者、企业家,市、区负责同志,邮轮船供企业、行业协会、专家学者、高职院校、媒体记者等400余位嘉宾参加本届大会。

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去年开港开航以来上座率近75%

自去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密集出台支持邮轮发展的政策措施,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成为驱动中国邮轮产业从复苏迈向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引擎。广州南沙抢抓机遇,面向世界发展邮轮游艇产业,致力于示范带动全国邮轮游艇产业高质量发展。

1_副本.jpg

图:南沙国际邮轮母港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表示,邮轮游艇产业是南沙海洋经济的亮丽名片和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支撑,发展基础坚实。设施能级高,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邮轮母港综合体之一;市场活力足,港口自去年开港开航以来累计运营28航次,服务超14万出入境人员,平均上座率近75%,市场反响热烈;发展预期好,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以广州城市形象命名“爱达·花城号”,将于2026年底以南沙为主要母港开展常态化运营。

这一系列数据不仅展现了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的强大运营能力,更彰显了其在国际邮轮市场中的重要地位。随着“爱达·地中海号”的再次回归,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将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国际邮轮重要停靠港的地位,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邮轮旅游选择。同时,这也将带动南沙及周边地区的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旅游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兼任华夏国际邮轮董事长石善博在开幕式上提出,广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自古享有千年商都之美誉,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是4个万亿级GDP城市的交汇点,海陆空交通便捷,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旅游集团高度重视在广州的战略布局,进一步与广州市及南沙区密切合作,共同推进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的运营,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大湾区邮轮旅游的核心枢纽,为大湾区经济建设、国家高水平开放贡献央企力量。中国旅游集团将力争用3至5年时间,建成具备自主运营能力、一定船队规模、较高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的大型邮轮公司。

国际邮轮协会(CLIA)全球主席、皇家加勒比游轮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杰森·利伯蒂(Jason Liberty)以视频方式发表致辞,表示今年国际邮轮市场对全球经济的贡献预计达到1500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最具潜力的邮轮市场之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消费需求强劲回升,种种迹象表明中国邮轮市场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大会结出丰硕成果推动中国邮轮产业发展

本次大会以“未来已来,邮此启航”为主题,邮轮产业链供应链各方梳理合作需求,脚踏实地推进合作,呈现多个亮点、多个成果。

《国际邮轮食品通则》团体标准在开幕式上正式发布,这是中国首次发布邮轮食品团体标准,填补了国际邮轮食品标准国内外空白。中国邮轮经济正加速驶入快车道,以食品为核心的船供业务迎来战略机遇期,标准是产业发展的“通行证”,更是国际合作的 “通用语”。但当前我国在全球邮轮食品供应链话语权仍显薄弱。为破解这一困局,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北京农产品流通协会发起,联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华夏国际邮轮、上海海洋大学等单位和校企共同编制了《国际邮轮食品通则》团体标准。该标准借鉴欧美先进经验构建食品全链条规范,历经7个月充分论证,将于12月1日正式实施。此标准不仅填补了国际相关领域空白,更覆盖食品生产、采购等全环节,为中国食品进入全球邮轮供应链搭建起“标准桥梁”。

开幕式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与广州市南沙区岭东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南华工贸技师学院、广州市北达技工学校、广州市电子商务技工学校正式签署《广州邮轮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签约标志着华南地区邮轮产业人才培养迈入“政校企协同、资源整合、标准共建”的新阶段,各方联合筑牢华南邮轮经济人才根基。据悉,各方未来将通过多维度合作推进邮轮人才培养,围绕培养体系搭建、教学标准化推进、教学资源开发及相关课题研究等方面开展协作,通过多举措协同发力,培育高质量邮轮人才。此次与广州四家院校的战略合作,是打通邮轮产业“人才培养—岗位输送—产业升级”闭环的关键举措。将充分发挥协会的行业资源与“邮轮船员服务中心”平台优势,与各方共同探索适应华南邮轮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为广州乃至全国邮轮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2_副本.jpg

图: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与广州市南沙区岭东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南华工贸技师学院、广州市北达技工学校、广州市电子商务技工学校正式签署《广州邮轮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开幕式上,国内外邮轮产业链相关龙头企业、行业协会进行现场签约:中国船级社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共同推进邮轮、游艇、游船星级服务系列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合作开展康养邮轮调研,解码“银发经济”下的邮轮消费需求;爱达邮轮有限公司、星旅远洋国际邮轮有限公司、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及优秀供应商代表将签署、发布《采购合规性联合宣言》,秉持“合规共守、诚信互信、质量共保、产业共促”的理念,共建优质邮轮供应链、维护采购公平秩序、保障运营安全与服务品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国内著名邮轮船供企业--晓熹国际控股集团与广州港集团商旅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邮轮船供服务,广州邮轮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完善。

本届大会首次举办康养型邮轮发展圆桌会和中国国际邮轮食品供采展会,分别邀请中医、旅游、康养多领域大咖共话康养型邮轮的发展前景,组织全国优质农产品、食品企业近百家参展,全面涵盖邮轮食品船供的核心品类,为参会者提供特色产品现场品鉴机会,打造沉浸式对接场景。这些成果都将对中国邮轮的未来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业界建议打造大湾区邮轮港口群

爱达邮轮首席执行官陈然峰在第十八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上发布大湾区战略,将加大邮轮运力部署,实现广州、深圳、香港三港联动,加速大湾区邮轮全年常态化运营,并促进大湾区在邮轮人才培养、供应链建设、市场推广、邮轮修造等领域的发展。其表示:“爱达邮轮将在华夏国际邮轮的统一部署下适时建立大湾区区域运营总部,并希望通过产业协同、资源聚集和生态共建,助力大湾区成为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为中国邮轮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爱达邮轮同日还宣布,2025年12月至2026年3月广州航季期间,“爱达·地中海号”将推出"浪尖上的非遗"主题活动,邀请咏春拳、粤剧、广东音乐、佛山木版年画、佛山彩灯等非遗传承人登船展演,促进岭南特色文化和邮轮文化的传播。

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秘书长、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炜航在大会现场提出,建议广州、深圳、香港三地政府牵头引领,联合制定、发布大湾区邮轮政策、邮轮线路,联合促进更多国际邮轮挂靠大湾区邮轮港口,联合吸引国际旅客乘坐邮轮到大湾区旅游,提供全面“三地一站式”服务,把广州、深圳、香港打造成优势互补、有吸引力的大湾区国际邮轮旅游圈;引导广州、深圳、香港三地邮轮航线共享、客源互送,让大湾区老百姓共享更多邮轮航次。在郑炜航看来,大湾区邮轮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是区域协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邮轮产业第二个黄金发展十年的全新体现。

南沙五大优势打通邮轮全产业链条

中国式现代化描绘了中国发展新蓝图、带来了世界发展新机遇,也必将催生邮轮游艇产业新蓝海。在邮轮全产业链条的发展上,南沙可谓厚积薄发,通过本届大会这一重要交流平台,南沙诚挚欢迎,各位企业家、行业协会代表,将一流的邮轮游艇产业资源带到南沙;诚挚邀请各高校院所,将前瞻的谋划和优秀的人才引入南沙,共同书写活力奔涌、繁荣共赢的中国邮轮产业新篇章。

当前,南沙在邮轮产业发展具有五大优势:

一是做强船舶维修制造,夯实邮轮产业硬支撑。南沙龙穴造船基地是我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特别是高端豪华客滚船等产品引领全球。南沙将高标准扩建龙穴造船基地,围绕邮轮游艇研发设计、特色建造、维修保养等领域,引育一批配套企业,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集群;积极推动“港艇北上”,加强对接香港邮轮及游艇业协会、香港游艇会,规划建设一批游艇码头,发展大众化、湾区化的游艇产业,打造大湾区邮轮游艇维修保障基地。

3_副本.jpg

图:南沙龙穴造船基地

二是助力企业拓展市场,激活邮轮产业新动力。让更多的游客选择从南沙出发、享受高质量的邮轮体验,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将携手国际国内邮轮公司,丰富母港航线,拓展国际访问港航线,争取设立口岸进出境免税店,打通从船上到岸上的消费场景,培育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亮点。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将依托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支持共建邮轮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全力打造全球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为产业长远发展积蓄内生动力。

三是做优现代船供体系,打好邮轮产业特色牌。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是广东省首个实现物资直供邮轮的港口。能源补给上,南沙已打通保税高低硫燃料油混兑、燃料油跨关区直供等业务全流程,业务规模突破百万吨,将建设国际一流的保税燃料供应服务中心。食品供应上,依托华南最大的粮食通用码头、冷链物流分拨中心、大湾区美酒美食分拨中心和预制菜产业园,创新通关模式,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船供服务体系。

四是发展高端航运服务,培育邮轮产业生态圈。近年来,南沙通过大力引进香港的航运服务资源,提升了航运服务的国际化程度。我们将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航运服务经济,吸引集聚国际知名船舶管理、航运经纪、航运金融、海事法律与仲裁等服务机构,建设国际海事服务集聚区。同时,加快与港澳共建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发展壮大船舶交易、融资租赁等特色业务,推动大湾区航运服务资源跨境、跨区域优化整合。

五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营造邮轮旅游好环境。南沙将持续优化软件服务,将邮轮旅客入境“扫码通关”做成特色品牌,不断提升通关效率;同时,持续提升硬件能级,将南沙的海湾塑造成全球最有特色的世界级港湾之一,用足邮轮入境15天免签、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用好高端医疗资源,发展“邮轮+康养”,形成“一船带一城”的溢出效应,打造港产城融合的“活力港湾”。

值班总编: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