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广州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产品与服务 发布会(广东省发布会广州专场)成功举办
中国早报广东讯(记者 张兆伟 陆丽萍 通讯员 穗发宣)9月19日,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广州专场)在越秀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活动由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广州市人民政府指导,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协办,以“产品发布、项目启动、合作签约、展示推介”为核心内容,集中呈现广州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最新成果与前沿实践,彰显广州加快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坚定步伐。
本次发布会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同台亮相的重要舞台。创新产品集中发布、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正式启动、重点项目成功签约、院士专家分享真知灼见,来自人工智能、机器人、通信、医疗、制造等多个领域的100余家机构和企业齐聚一堂,共同呈现出广州“从技术底座到行业应用、从科研转化到市场推广”的全链条产业发展格局,既体现了广州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也折射出新质生产力在重点行业的加速形成与广泛渗透,进一步凸显了广州作为全国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和应用示范高地的集聚效应与辐射能力。
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厚积薄发,发展动能加快释放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是广州“12218”现代产业体系中重点攻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广州持续加大统筹力度,成立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产业办和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专班,推动技术突破、场景落地和生态培育一体化推进。截至今年8月,全市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市场主体超过39万户,同比增长15.3%;人工智能产业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近九成,展现出旺盛的创新活力。与此同时,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城市可信数据空间等要素保障加快完善,医疗、能源等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加快建设,为产业发展不断夯实“硬基础”和“软环境”。
创新产品集中亮相,彰显广州产业新实力
本次活动集中发布的一批创新产品,既展现了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在底座构建、行业应用、普惠推广等方面的厚实积累,也折射出这座国家中心城市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的锐意进取,共同描绘出广州人工智能产业不断拓展边界、加速应用落地的生动图景。
一是筑牢底座,打造产业服务新引擎。会上,广州大学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产研链”产业大模型,是国内首个面向产业服务的垂类大模型平台,致力于破解传统产业服务中信息不对称、资源碎片化、匹配效率低等难题。依托强大的产业和科技数据底座,汇聚全国6000余万家企业与1700余所高校科研数据,构建产业与科研成果知识库,并通过大模型算法全面打通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与人才链,实现科技成果精准匹配、产业链精准招商和产业情报深度分析,为人工智能赋能产业体系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坚实支撑。截至目前,该平台已与30余家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事业单位合作,累计服务企业超3000家,成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是拓展场景,开辟行业应用新赛道。智能交通领域,佳都科技面向轨道交通推出的多款智能机器人,覆盖客服、安检、巡检等全流程,显著提升地铁安全与运营效率。搭载自研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与视觉大模型,这些机器人可实现乘客引导、安检辅助、异常行为识别等多重功能,为城市新活力注入“科技动能”。医疗健康领域,力之智能发布多款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康复产品。前额叶脑功能成像系统通过可穿戴传感器实时采集大脑活动,实现安全、精准的运动意图解码;脑控上肢与下肢康复机器人分别覆盖上肢全关节训练和仿生步态行走,实现“意念—动作”闭环康复模式,助力患者高效恢复运动功能,具备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为提升康复医疗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全民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撑。安全管理领域,次元突破发布“小安”安全服务大模型,则首次将人工智能引入工贸园区的生产安全管理,实现“主动感知、智能预警”,构建了智能巡查底座、专业安全知识库、多模态融合分析和动态风险预警闭环四大核心能力,能够在生产、消防、治安、交通、人流监测等场景实现自主巡查与分钟级处置,推动城市公共安全筑起智能化防线。
三是普惠共享,激发产业智能化新活力。黄埔星数智发布的FenixAOS第四代企业级智能体开发平台,面向企业业务和IT部门,提供一站式智能体敏捷开发与轻量化部署运维,帮助用户使用自然语言即可快速搭建合同审核、生产调度、数据分析等智能助手,大幅降低智能化应用门槛,在降低企业成本、推动场景应用、构建产业生态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实现了“人人都是大模型专家,人人都能创建智能体”,让人工智能从少数人的“高精尖工具”逐步走向千行百业和普通用户,真正成为触手可及的生产力。
重大项目集中落地,拓展“人工智能+”应用新空间
一批国家级与行业级重大项目在本次活动上集中落地,覆盖医疗健康、能源电力、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既有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也有面向产业痛点的场景化应用,体现了广州承接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也彰显了广州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突破、以应用落地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务实路径,为“人工智能+”拓展产业与民生新空间注入了强劲动能。
国家级平台启航,夯实“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支撑:
由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承建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在本次活动中正式启动。作为国家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公共卫生治理的重要战略工程,该基地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探索以“发现即控制”为核心的疾病防治新范式。基地将建设开放共享的模型训练平台和国际化协同创新生态,推动广州丰富的医疗资源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从算法研发到模型服务的全链条支撑。项目落地不仅将孵化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企业和产业集群,也将加快高端人才引进和本土梯队建设,进一步巩固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和大湾区核心引擎的战略地位,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广州力量”。
重点项目签约,拓展能源与公共安全新场景:
本次活动完成一批重点合作签约,聚焦能源转型升级和公共安全治理,为广州打造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和社会发展的标杆应用注入新动能。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电力方向)建设运营战略合作协议正式落地,基地由南方电网牵头建设,将依托电网数字孪生,推动人工智能在发、输、配、用各环节的规模化应用,破解新能源消纳与电网安全运行难题,支撑“双碳”战略目标。新能源汽车停车库火灾监测预警与防控装备项目成功签约,大有中城数字科技与国机陆原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联合建设国内首套集“监测—预警—灭火—救援”于一体的智能系统,实现5~10秒内实现火源识别,3分钟内完成应急响应,并通过新型灭火剂与远程控制提升应急能力,为城市消防安全提供全新方案,并具备向充电站、隧道、仓储等场景推广的潜力。
院士专家建言献策,共议产业创新发展路径
活动现场邀请了人工智能领域行业院士专家作主题分享,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应用创新的广州实践、人工智能未来前沿发展趋势与路径”等议题展开研讨,为广州加快探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应用新模式、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贡献了经验智慧。
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驱动产业深度变革的战略机遇期,中国科学院徐宗本院士围绕大模型原理及其赋能路径展开深度分享,重点阐释其团队研发的FenixAOS、FenixBOS、FenixCOS三大操作系统的战略价值:FenixCOS突破国产卡万卡部署技术,为城市级公共算力中心筑牢技术底座,保障企业普惠算力供给,夯实我国AI产业自主可控的算力根基;FenixBOS搭建技术与产业的“桥梁”,打通企业IT系统与大模型的安全协同通道,破解“技术先进但产业难用”的关键梗阻;FenixAOS以“敏捷引擎”定位降低智能体开发门槛,助力千行百业快速落地AI应用。徐宗本院士强调,该系列系统不仅是突破大模型“技术-场景”壁垒的核心载体,更构建起“算力普惠、知识下沉、场景敏捷”的中国特色产业赋能范式,为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竞争中抢占技术制高点、打造自主可控的AI产业生态提供关键支撑,助推中国经济智能化转型,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注入强劲动能。
华为2012先进制造实验室技术领军专家任义博士从工业制造的视角出发,分享了具身智能在战略设计与实践探索方面的前沿思考。基于对当前制造自动化产业模式困境的根因分析,以及对具身智能在架构、数据和核心系统等方面所面临瓶颈的深入剖析,他提出了一套渐进式的新产业孵化策略。通过在超高质量数据集构建、多模态融合感知、大行为模型设计以及高维实时运动规划与控制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全面突破,系统性提升了机器人的通用任务自主执行能力。相关成果已在华为多个领域的工业制造实践中取得显著应用成效。
展区开放汇聚精彩,前沿科技走进公众视野
本次活动在越秀国际会议中心设置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展示推介区,连续三天集中展示产业最新成果,并将在9月20日至21日面向市民免费开放,让公众零距离感受“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前沿应用。展区涵盖大模型、智能体、智能终端、工业与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成果,产品亮点纷呈:从脑机接口康复机器人到手术机器人,从产业服务大模型到运营级智算平台,从轨道交通智能巡检机器人到智慧工厂平台,集中展现出人工智能在医疗、工业、交通、能源、政务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场景。展览上,多家企业同步设置互动体验区,让前来参加的市民能更清晰地感受到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和社会生活的现实成效。
此次展示推介区既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最新成果的一次集中亮相,也是推动前沿科技走向大众的重要窗口,进一步营造了创新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统筹推进多点突破,广州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广州持续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基础,已形成兼具“厚度”与“活力”的发展格局。相关企业超过2200家,构建起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相互支撑的全链条体系;大模型备案数量、算力规模和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均走在全国前列,琶洲算法大赛、专业园区不断增强城市的生态吸引力。
下一步,广州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聚焦“要素、场景、人才、空间、资本、服务”六大方面持续发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务实的举措,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并行,培育更多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标杆项目和创新企业,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沃土”与“高地”。
值班总编:邱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