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地方资讯

2025大湾区科学论坛“科技文明与共建幸福的对话分论坛”在澳门举办

编辑:梓艺 发布时间:2025/11/05 来源:中国早报
分享到:

中国早报广东讯(记者 张兆伟 陆丽萍)2025大湾区科学论坛“科技文明与共建幸福的对话”分论坛于11月4日下午在澳门举办。本次论坛由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秘书处主办,ANSO“一带一路”国际科技企业联盟承办,澳门中华总商会、丝路对话委员会、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协办。

论坛围绕“数智湾区·幸福共建”主旨,立足大湾区、面向全球,以科技为桥梁、文明为灵魂、幸福为旨归,构建跨学科、跨产业、跨文化的开放协作机制,促使“科技创新”与“人文精神”在湾区深度交融,打造全球“科技文明与幸福共建”的思想策源地与实践高地,面向全球凝聚科技向善与城市幸福治理的共识与行动。

论坛汇聚了来自政、产、学、研、用各领域专家学者、政府代表、国际组织代表和企业家,展开多维度、深层次的对话交流,共同探讨科技文明发展与人类幸福共建的未来方向,为大湾区乃至全球探索科技与幸福生活的融合发展新路径注入新动能。

大湾区科学论坛主席、“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创始主席白春礼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正将人类推向充满可能与挑战的未来,如何引领科技文明服务于人类对幸福生活的普遍追求,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的时代之问。他指出,科技发展要以“人”为本,提升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要以“文明”为舵,在追求技术极限的同时坚守伦理底线;服务国家战略,担当时代使命,打造中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样板间”;以“湾区”为试验田,以“一带一路”为桥梁,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驻中国及东盟国家特别代表金翼提到,科技文明与共建幸福的对话是连接技术与人心的 “温暖桥梁”,为跨境科技文明交流提供了重要支撑。欧亚人文与数字经济协作空间广阔,愿以教育、产业、规则对接为纽带,参与“数智湾区·幸福共建”,让城市生活更具温度,让人们的生活更幸福。科技创新合作是俄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待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谢伟指出,作为“科技先锋”与“幸福乐土”的澳门,与承载“文明”与“幸福”愿景的南沙形成双城呼应,共同书写着科技赋能美好生活的时代答卷。他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南沙以《南沙方案》为战略牵引,深耕科技创新驱动,构建起“科创硬实力-产业新活力-生活幸福力”三维发展体系。谢伟副秘书长介绍,2025大湾区科学论坛开幕式将于12月7日在广州南沙开幕,诚挚邀请全球英才汇聚“湾区之心”,感受这座未来之城的创新脉搏与宜居魅力,共享时代机遇与发展红利。

在全场见证下,“一带一路”国际科技企业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丝路对话创始人崔一婷发布《数智湾区·幸福共建》倡议。倡议提出:以科技为桥、文明为魂、幸福为旨,把“算法化作善意、数据化作服务,让智能长出人文温度”,并以湾区为示范,建设“数智城市幸福共同体”,形成可复制、可评估、可推广的中国方案与全球共享路径。

会议中进行了国际合作签约仪式,三组签约单位围绕项目、城市、场景展开合作,分别就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出海、新能源与储能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将对接政策沙盒、公共采购与标准共建机制,形成样本工程与复用清单,共同推进“可评价、可复制、可推广”的幸福科技样本。

在本次对话会议上,启动了“幸福立刻·HAPPINESS LINE”公益计划。“幸福立刻·HAPPINESS LINE”不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一份承诺、一种陪伴——将通过“数智湾区深潜计划”与“幸福立刻公益课堂”,把科技资源带到真正需要它的地方,陪伴企业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也助力每一位心怀梦想的年轻人,走得更稳、更远。

1_副本.jpg

本次对话由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兼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名誉会长、世界贸易中心协会理事兼亚太世界贸易商务联盟会长李明星先生主持。对话嘉宾有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立法专家、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商务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健先生,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原理事长,科学技术部原办公厅主任、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原驻美国、英国使馆公使衔科技参赞李朝晨先生,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驻中国及东盟国家特别代表金翼先生,杰出企业代表曌乾集团董事长曹柏瑞先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全球能源治理博士后高玉先生。

“科技文明与共建幸福的对话”嘉宾围绕两大话题展开:其一“科技文明的全球跃迁与人类幸福的价值共建”,其二“全球变局下的使命责任与科技时代的战略转型”。来自政产学研用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同台对话,聚焦负责任创新、数字公共基础设施、跨境规则协同与青年人才培养等议题。

本次论坛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实践,也是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与会各方一致认为,科技文明的核心在于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需通过持续对话凝聚共识、通过务实合作推动落地。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协同,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以“数智湾区”建设为牵引,推动科技资源与民生需求精准对接,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值班总编: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