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诗韵飘香庆丰收,花桥诗社唱响秭归田园新篇章
中国早报宜昌讯:秋分时节,秭归县石柱村的田野铺满金黄,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与丰收的喜悦。9月21日,由花桥诗社组织的诗词朗诵节目精彩亮相宜昌市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为这个以农为本的节日注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诗人与农民同台,诗词与丰收共鸣,一场别开生面的“诗词盛宴”在青山绿水间热烈上演。城乡联动咏花桥,心泊土家庆丰收!
“庆丰收如火如荼,诵诗词抑扬顿挫。”——这正是当天石柱村广场上的真实写照。舞台上,花桥诗社的诗人们以饱满的热情,朗诵了体裁多样的诗歌作品。荣获中华诗词大奖获得者彭运国先生的五绝短小精悍;长阳退休老教师熊天国老师五排联句工整;环保局退休的王辉先生和秭归籍诗人鲁永铁先生的七绝意境悠远,把石柱腊三味体现得淋漓尽致;杜社长和向萍书记的七律气势恢宏,原电视台退休的严天翔先生和伍家文联张恒溶老生的词曲婉转缠绵;王乐军先生现代诗自由奔放。他们在三峡职业学院余从英老师的带领下同唱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每一首诗歌都凝聚着对土地的热爱、对丰收的礼赞、对乡村振兴的期盼。台下,村民们或坐或立,掌声、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诗词不再是高阁之上的阳春白雪,而是真正走进了田间地头,成为农民们也能听懂、能感受的文化享受。
活动中最令人难忘的环节,是宜昌学苑诗联社的魏理鹏社长亲自作了两幅贺联,特请宜昌市文联协会书法大师用大红纸书写上展朗诵并展示。
花桥诗社社长杜玉洋登台用纯正的石柱方言即兴打油的四句子。接地气的乡音、幽默的内容、朴实的情感,瞬间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台下爆发出阵阵会心的笑声。这种对方言的巧妙运用,不仅展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更紧密地连接了诗歌与生活、文化与人民。
杜社长在活动最后的总结中说道:“诗词不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情感的纽带和文化的根基。”他呼吁实现“城乡联动促发展”,让城市的文化资源与乡村的天然优势相结合,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同时强调“绿色安全倡健康”,提醒人们在庆祝丰收的同时,不忘可持续发展与健康农业的重要性。他的发言诚恳而有力,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响应。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凝聚。它展示了诗歌如何从书斋走向田野,如何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如何用艺术唤醒乡愁。在秭归的石柱村,诗词与丰收相遇,文化与农业相融,花桥诗社用他们的热情和才华,为丰收节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而深沉的文化力量。
正如一位村民所说:“以前总觉得诗是很远的东西,今天才发现,诗就在我们的稻谷里、果园里、日子里。”这正是文化扎根生活、艺术服务人民的最美诠释。
值班总编:邱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