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沂源大张庄镇:巾帼巧解千千结 注入和谐“她”力量
中国早报山东淄博讯(通讯员 李超 娄艳艳)在山东沂源大张庄镇,一支由基层妇女骨干组成的“沂水情长”巾帼调解服务队,正日益成为化解邻里纠纷、传递法律温度的“贴心人”,她们以女性的细腻、坚韧与智慧,穿梭在村巷田埂之间,用情理法交融的方式,为乡村和谐默默耕耘。
精准研判,例会凝聚“她”智慧。每月一次的调解队工作例会,是队员们碰撞智慧、提升技能的关键时刻。会议室里气氛专注热烈,队员们围坐一起,复盘近期处理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典型案例,剖析难点,总结经验。同时,她们主动学习《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等最新法规政策,围绕农村治理中的多发性矛盾进行预判分析,明确下一阶段调解重点和普法方向。
温情调解,巧手化解“家邻结”。巾帼调解员们的身影,常常出现在矛盾萌芽的第一现场。某村两户村民因宅基地边界问题争执不下,互不相让,双方到镇要求调解。巾帼调解队员闻讯后迅速介入,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她们一方面用“远亲不如近邻”的朴素道理软化对立情绪,一方面清晰阐释《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经过数轮细致沟通和居中协调,最终促成双方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一触即发的邻里风波悄然平息。不仅如此,当面对婆媳纠纷或夫妻口角时,队员们化身“贴心姐妹”,在拉家常中引导换位思考,运用《反家庭暴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为妇女撑腰,巧妙缝合亲情裂痕。今年以来,服务队已成功调解各类纠纷2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让“小事不出村”落到了实处。
普法入心,法律播撒“及时雨”。调解之外,这支队伍更是行走的普法宣传队。她们深知预防重于化解,将法律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在村居文化广场、学校门口,她们积极发放《民法典》《乡村普法歌》等漫画手册,用通俗语言解读村民关心的继承、借贷、防诈骗等热点问题;她们走进群众家中,结合真实调解案例,生动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及儿童保护知识,引导树立优良家风;她们还利用农闲时节,组织“板凳普法”,把抽象法律条文变成乡亲们茶余饭后听得懂、记得住的家常话。这种唠家常式的普法宣传,如春风细雨,点滴浸润,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法治意识和自我维权能力。
这支巾帼调解服务队,以其特有的柔情与韧劲,在调解桌前定分止争,在乡间小路传递法理,成为了基层善治中一抹亮丽的色彩。她们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实践,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女性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价值与担当,让法治的种子在乡土深处生根开花,让和谐的旋律在乡村田野久久回荡。柔肩担正义,春风化纠纷,她们的故事,远未结束,她们的守护,始终如一。
责任编辑:张兆伟
值班总编:邱 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