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似竹非竹坐厅堂 缘自名美故张扬

编辑:王光兴 发布时间:2025/05/11 来源:中国早报
分享到:

1广东写作学会许峰诗歌院牌子.png 
一一许峰诗歌研究第三部《咏物悟道100首》赏析系列二十六章
     文/邹中海

一、一抹阳光洒山村  秋风轻拂沁心神
   作为一名在海内外都有广泛影响力的爱国主义诗人,其思想高度和艺术高度是毋庸置疑的。现在我们在不遗余力地推广许峰诗歌诗学,其实以许峰老师当今的学术地位、身份名望和诗坛影响力,他早已不需要任何宣传与推广。而且以许峰老师的个性来说,他也是不喜欢搞这些的。许峰老师功成名就,桃李满天下,他学生的学生,有些已成诗坛文坛的领军人物。他早就以宗师之尊,立于时代潮头,成为诗坛文坛的标杆人物。推广宣传与不推广宣传,对他个人来讲,没有多大的区别。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如此不遗力去推广呢?

   其实是我们在蹭许峰老师的热度,因为他是当代诗坛少有的一面红旗,我们看到了蕴藏在其中巨大的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我们研究他,学习他,推广他的作品,其实是抬高和成就了我们自己,也能惠及一方。而且收获是多方面的,除了扩大影响力之外,对内在的修养,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不管是从艺术的高度,思想的深度,灵魂的纯度,剖析的力度等,都是独一无二的。概言之,他的诗歌诗学有几个显著特点:
表现:语言直白而力求精美;
诗旨:行文意为先;
诗艺:崇古不固古;
手法:借物喻人、寓理于物。
这是构成许峰诗歌诗学的核心理论框架。

3许峰老师.png
   我们先从艺术的高度来讲,他对托物言志,情景交融,隐喻象征,借物喻人等修辞手法,有独到的心得,应用起来得心应手,甚至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崇古不固古“的诗艺,使这些艺术手法的巧妙应用更加灵活,不但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灵动性,也让人有一种顿悟功能,让我们在读过之后产生回味和思考;他思想的深度,不是泛泛而谈的广博,而是真正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的见解,是建立在“行文意为先“的诗旨上的刻意追求,那些不落于俗套的思维方式,很能给我们启迪。如《四季如歌》组诗中《诗评三国人物》,就非常发人深省,且巅覆了我们对历史人物以往一成不变的认知;他灵魂的纯度,也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略见一斑,不管是直抒胸臆还是隐喻象征,都是从家国情怀、民本思想、真善美的角度出发,倡导的是大善大美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比如《惠州四咏》《孝梯传家》《中国百座名山题咏》《黄冈将帅题咏》等等,包括但不限于他那组长达三十四首诗组成的退休感言《偶感.偶悟》,都可作为家国情怀、大善大美的代表符号。他的诗集《中国百座名山题咏》和三十四首诗组成的《偶感.偶悟》,还创造了一个历史纪录,前者是我国“咏山第一人”,后者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组诗最多的诗歌,没有之一。这部诗集和这组长诗,可以当为诗人风格多变的代表作。他笔力非凡,剖析的力度更是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比如组诗《文娱圈里的“八骏”图》《反弹琵琶伎乐天》《网络文痞画》等,甚至包括他的诗论名篇《告别诗坛》,逻辑之严谨,笔力之犀利,证据之详实,说理之透彻,用心之良苦,在当代诗坛绝无仅有,上述这些诗作,还可以看出他的文人风骨和士大夫精神。

   如果上面聊的这些话题,只能说是利国利民的话,那么以笔者为例,看百度给我的评价:诗歌评论家、爱国主义诗人代表。而这些名誉的取得,就是从研究许峰老师的诗歌而开始的。笔者年近花甲,得百度如此评价,诚惶诚恐中也有几分窃喜。所以无论是从公从私,笔者对许峰老师的贡献和艺术成就,提携和赏识之情,都不是可以用言语所能描述的,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弘扬、传播与推广许峰诗歌诗学,目的是惠及更多的人,这是我们源源不断的动力,更是许峰诗歌诗学内在的精神实质。《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许院老师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是知行合一典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研究和推广许峰老师的诗歌诗学,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大好事。


1许峰诗论.png

二、富来贵往几分真   误导世人梦一场
   今天讲的这几首诗,见许峰老师的主题诗集《咏物悟道100首》第177一183页,有著名诗评家邓三君老师的点评,著名书画家朱学明老师的画配诗。我们再来看原作原评:

   其一、富贵竹
似竹非竹坐厅堂,缘自名美故张扬。
富来贵往几分真?误导世人梦一场!

  其二、纪念父亲
   今天是清明节,是华夏子孙祭祀祖先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我首先想到的是已仙逝16个年头的老父亲。父亲一生吃尽人间百苦,可以说没过过什么好日子,晚年家境好了,他又患重病达9年之久,直至撒手人寰。在这个传统怀故祭祖的日子里,以一首小诗纪念他老人家。
慈父独自天堂走,今生泪枯难牵手!
夜雨凄凄唤不回,来世尘缘再聚首。

  其三、秋日山村清晨
一抹阳光洒山村,秋风轻拂沁心神。
芬芳直扑窗门里,草堂惬意不思春!

   其四、无字碑
一一观一代女皇武则天无字碑有感
孤碑无语历千秋,雌枭笑眠志已酬。
功过本是身后评,何须生前寻闲愁!
许院合影.png 

  邓三君老师诗说:其一、富贵竹,其实并无多大实用价值,人们为了迎合心理需要,将其包装,取名富贵竹,于是身价百倍。在我们身边,其实也有一些像富贵竹般的人,浪得的虚名不少,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却难以派上用场,真可谓花瓶一枚矣。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要警惕因被虚名误导而造成对事业的伤害。

   其二、今又清明。这个时节的中国大地,到处是“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的景象。然而,凭吊逝者的最高境界莫过于用文字表达。许峰兄的这首诗,读后令人有种撕心裂肺的感觉。“独自走”“难牵手”“唤不回”“再聚首”,一连串感情色彩浓郁的祈使句式,令人肝肠寸断。许峰诗歌的特点就是不鹦鹉学舌,不故攀高深,令人大开脑洞。

   其三、一位久居都市的人,向往乡村宁静的生活。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归心已决”“不恋旧槽”的淡泊心态。好一个"不思春”,把一位久经世故、洞穿荣辱、阅尽沧桑的“过来人”表现得仪态大方、悠然自得。

   其四、无字碑里有深意,人死灯灭显玄机。“一字不镌”的无字碑,学术界存在“夸耀功德”说、“罪孽深重”说、“自知之明”说。我颇为推崇“李显拒刻”之说。武则天在世时撰写了3000余字的碑文,如今碑上留有刻3000余字的格子。可见,碑为武则天所立,留下颂文由继任者镌刻。没料想,武曌归天,李显拒刻,留下了千古难解的无字碑。此诗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功过本是身后评,生前争来争去有什么用呢?

2许峰四季如歌.png
三、夜雨凄凄唤不回   来世尘缘再聚首
我们先来看第一首诗《富贵竹》:
似竹非竹坐厅堂,缘自名美故张扬。
富来贵往几分真?误导世人梦一场!

   这首诗立意深远,艺术手法高超,“坐”字形象,使这首诗立马鲜活。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拟人手法和反讽,还原了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悖论“。“竹“本是非常高贵的植物,与梅、兰、菊同称为植物界的“四君子”,历来被视为高尚品德的象征。它们以清高拔俗的情趣、正义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被历代文人墨客所青睐。竹子更是经冬不凋,刚直且谦逊,象征不同流俗而誉为高雅之士的化身。苏轼曾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更是对竹子非常偏爱,不但有楹联:“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又有《竹石》之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把竹子的精神渲染得淋漓尽致。
6许峰作品集.png   

   我们知道,诗歌的审美特征之一,就是“意在言外”“言外无穷”。这就离不开隐喻、象征、反讽、比拟、借代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些对一些诗坛高手来说,都是能够掌握的知识。但许峰老师最擅长的就是在同一语境中,把多种修辞手法进行杂揉。比如这首诗的第一句:“似竹非竹坐厅堂“,就是融合了反讽与比拟。反讽就是“正话反说“,如果不发挥联想,是很难察觉的,这就是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富贵竹与翠竹是不同的种类,它只是一种观赏性植物。在植物分类上,富贵竹属于天门冬科龙血树属,而竹子属于禾本科。但这些不是“竹子的竹子“,因为“好看“,堂而皇之高坐在厅堂之上。诗人以“富贵竹”为意象,暗讽了那些华而不实或者说类似花瓶这样却占住了重要位置的人,当然也直击时弊,很能引起人们的反思。

   什么是比拟呢?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拟人就是直接把事物当作人来写;拟物就是直接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比拟的主要作用是改变叙述对象的属性,以抒发感情表示褒贬不一,增加话语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值得注意的是:比拟易与比喻混淆,一般来说,比喻离不开另外的事物或事件引发想像,而比拟作比时另外的事物是不出现的,只是用与那另外事物相关的词语(通常是动词、形容词、量词等)来引发想像。还是以这一句为例,“坐“字模仿了人的形态,非常人格化了。拟人使语言形象,能让诗歌的意象“活”起来,能让物象拥有人类的形象与神态。比如大文豪杨炼的《蓝色狂想曲》中的句子“大阳的影子“躺“在波浪上,一读让人非常惊奇,二读让人印象深刻!许峰老师的这一句是同样的道理:“似竹非竹坐厅堂“,'“坐“字出,神态毕现。
3许峰咏物悟道.png  

  笔者从许峰老师几百首诗中,发现了一些特点,就是能通过大自然的物象,延伸至现实生活中本质的追问。这首诗同样是如此。当“富贵竹“坐了“厅堂”,完成的是对当代“竹子”情感异化的完美隐喻。

第二首《纪念父亲》,这首诗也曾出现在《许峰诗风.四季如歌》的主题诗集中(见《孝梯传家》的组诗第138页),这首诗在两本诗集中都有出现,是不是显得重复?我不这么看,笔者认为,这是许峰老师的有意安排,说明许峰老师的孝心和父亲在他心中的地位。我们应该明白,许峰老师是新闻记者出身,而且曾任惠州市委副秘书长,其严谨性同样是不容置疑的,而且他不是“野路子”,是代表官方跟文字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大文人。他起草的文件文稿,准确到标点符号。如果不是有意安排,以他的学问和严谨,不可能出现这些现象的。他对父亲的情感,在另一本主题诗集《中国百座名山题咏》中也有体现,其开篇诗就是写于父亲节的《咏昆仑山》,把对父亲的情感,融合在对山的赞美中,同时也把父爱如山的深情,也写得真实感人:

“磐石如鳞苦峥嵘,风刀雪剑亦从容。
度得百日春风到,融冰续水育葱茏!“

   在我国的传统美德中,忠孝文化永远是主流文化。诗人这两首《纪念父亲》和《咏昆仑山》的诗,用的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纪念父亲》是以独白的方式,道出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很能撞击人的心扉;《咏昆仑山》则是通过地质学的原理,解构了“父爱如山”的光谱。情感变得含蓄、内敛而深沉。

4许峰百座名山.png
四、功过本是身后评  何须生前寻闲愁

第三首《秋日山村清晨》,就如一幅画,颇有点陶渊明“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生况味:

“一抹阳光洒山村,秋风轻拂沁心神。
芬芳直扑窗门里,草堂惬意不思春!“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诗人回归田园生活的一种心情流露。诗人少小离家,从军从政从文,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城市或工作地,职责在肩,偶尔回乡探亲,也是来去匆匆,所以那种心情,和退休后的心境是不一样的。更与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心态,其实也不可相提并论。陶渊明体现出来的是,摒弃浑浊的世俗功名后回归自然,陶醉在自然界中,乃至步入“得意忘言”境界的人生态度和生命体验,或者还有一种时势所迫的无奈。而诗人是回归到田园生活中的惬意状态。诗人走南闯北,劳累一生,甚至在老山前线轮战半年,当他缷任回归田园后,看到阳光洒满山村,秋风轻拂,芬芳静美,这不就是诗人穷其一生、从军从政从文的追求吗?所以我们研究许峰诗歌诗学,更是研究诗人一生的奋斗历程和时代背景。诗人所走过的路程,其实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崛起之路,我们今天的风光,是诗人这些开拓者建设者们热血春秋写就的荣光,值得我们所有人的敬仰。

   正在写此文时,原惠州市委副书记、政协原主席、大书法家汤聘辉先生转来几句话:“诗歌是一个时代的写照,许峰诗也是!“汤主席的话,既说出了诗歌的真谛,也是对许峰老师诗歌诗学的高赞。从诗歌的发展史来看,几乎所有的经典诗歌都和时代发生关联,都是从一个点,折射出社会百态。这样的例子每一个时代都是如此,所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

5许峰获奖新闻.png
   我们再来看第四首,这首诗能看出许峰老师的高风亮节,不喜欢沽名钓誉和不一样的精神境界。许峰老师是人中龙凤,不同的人生阶段,都可圈可点,可写可颂一一著名记者,著名爱国主义作家、诗人,忠孝文化有力的推动者,难得的清官、好官等等,无论哪一个点、哪一个阶段、哪一桩事迹,都是可抒可写的好素材。但他出了七本书,没有一本是写自己的传记。以他的笔力和动人事迹而言,只要他想写,就必定是难得的畅销书。但他没有写,他所写的,都是围绕时代精神或为民代言。

  以他的资历和社会地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应该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了,但他没有加入,这说明他并不看重这些能给自己带来声望的东西,他真正在乎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而且把这种思想,化作了行动,用一生的时间,来诠释人生的最高境界。

   我们再回到这首诗来看,著名诗评家邓三君老师解读得非常透彻,许峰老师的诗文人品,立与不立,都是丰碑!
下一章节,我们再讲!

许峰照片3.png
许峰,1957年3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界岭村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小学民办教师、大队团支书、党支部副书记。1976年12月入伍到兰州军区,历任战士、连队文书、团宣传股战士报道员、营部书记,师、军、军区司令部新闻干事,其间在解放军报社学习,当见习编辑一年,随军赴云南老山前线轮战半年,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首届毕业学员。1988年年底,调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宣传处任新闻干事,1993年转业,历任广东省惠州市委组织部科员、副科长、科长,市委督查办主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兼督查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督查办主任。在部队18年从事新闻工作15年,自己独作和与人合作发表新闻、言论、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1000余篇,其中110余篇获得兰州军区、广州军区和有关新闻媒体优秀作品奖。许峰的事迹曾以“我就是我”为题,被编入《军旅新闻方阵——全军优秀新闻干部风采录》一书,结集出版了《武都路133号》(报告文学集)、《留在绿色军营的记忆》(通讯集)、《许峰获奖新闻作品选》、诗集《咏物悟道100首》、诗集《中国百座名山题咏》、诗集《四季如歌》、诗论《许峰诗论》七本书。

邹中海图片.png
作者简介:邹中海,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广东作家联盟编委会主编,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院长。央视诗歌《致敬钟南山》的抒写者。有多篇、首诗文获奖、馆藏、选进教辅和翻译为英、日、韩等文字。(组稿:洪新爱   王光兴


许峰诗歌院机构名单(新版).png

                                                                                            值班总编辑:贺文生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