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湖南洞口大众科普玩出新花样:三位一体模式让科技触手可及
中国早报湖南讯(通讯员 唐可省,许玲)7月22日,湖南省洞口文创大厦的大众科普馆内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盛宴拉开帷幕。由洞口县科学技术协会、邵阳市科技馆主办,洞口县大众科普协会承办的科技展,以“流动科普+互动体验+校园共创”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为当地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大餐。
此次活动凸显“多方联动、上下协同”的科普特色,既展现了科技馆等专业机构优质资源的下沉,又体现了协会的落地组织力,更让青少年在科普中的参与感愈发凸显,让每一位参与者都真切感受到“科普离生活很近,科技触手可及”。
大篷车把科技馆“搬”到身边
“哇,这个电磁实验装置太神奇了!”洞口芙蓉学校的一名学生一边操作着展品,一边忍不住发出惊叹。
现场各类互动展品组成“硬核阵容”:电磁实验装置让学生直观感受电与磁的奇妙联系,按下按钮,原本静止的金属棒便在磁场作用下灵动转动;光学错觉仪器颠覆着大家的视觉认知,平行的线条在特殊设计下仿佛弯了腰;力学原理模型则让抽象知识变得可触可感,拼接不同零件,力的传递与分解过程清晰可见。这些从邵阳科技馆“搬”来的展品,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深奥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触摸、可操作的体验,让学生和市民在动手间轻松理解科学原理。
以往,对洞口群众而言,科技馆的这些“宝贝”藏在遥远的市区,想感受科技魅力需专程前往。而这次科普大篷车将展品完整运送至洞口并在大众科普馆集中展示,打破了地域壁垒,让优质科学资源真正扎根基层,让当地群众在县城的科普馆里就能近距离触摸科技馆的“宝藏”,真切感受科技的力量。
从“纸上谈兵”到“空中实操”
无人机现场模拟实操环节,更是让科技乐趣从书本走向现实,实现了从“纸上谈兵”到“空中实操”的跨越。
现场的模拟设备专业性十足,模拟器与真实无人机操控逻辑完全同步,让体验者提前得到真实操控手感。同时,完善的安全防护设置为体验保驾护航。基础悬停、障碍穿越、编队飞行模拟等丰富项目,满足了不同体验者的需求。
更值得称道的是,这次无人机模拟实操做到了“零门槛入门,专业度不减”。专业指导老师“手把手教飞”,即便是零基础的体验者,在老师耐心指导下也能快速掌握基本操控技巧。“原来操控无人机这么有意思!刚开始还怕学不会,没想到在老师指导下,我居然能让无人机顺利穿越障碍,太有成就感了!”一位从未接触过无人机的初中生体验后,难掩激动之情。
这一环节充分凸显“互动性与实用性”,通过降低科技门槛,让更多人感受科技魅力,也让“科普不止于看,更在于动手做”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少参与者表示,这样的互动体验让他们对无人机产生了浓厚兴趣,也点燃了探索科技的热情。
师生共绘科技育人画卷
无人机模拟实操的热度还未消散,校园科普联展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科技与创意的盛宴。联展汇聚师生作品,涵盖航天、航空知识等多个领域,尽显校园科普的多元活力。
文创大厦外的空阔场地里,水火箭打靶项目成了焦点。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认真调试装置、瞄准靶心,按下发射按钮,水火箭呼啸着冲向目标,现场随即爆发出阵阵欢呼。每一次发射,都是学生对力学原理的实践探索,科学的趣味在动手体验中自然流淌。
电脑绘画展台前,一幅幅作品勾勒出师生笔下的科技世界:有的描绘未来城市,飞行汽车穿梭在高楼间,清洁能源站漂浮空中;有的聚焦航天领域,宇航员在太空漫步的场景栩栩如生。这些作品不仅是创意的迸发,更藏着对科学之美的独特解读。
教师科技成果展台同样亮眼。从实用教具改良到创新实验设计,老师们将教学实践与科研探索深度融合。一位物理老师展示的改良版电路实验教具,让电流流动和电路变化清晰可见,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这些扎实成果为科普教育注入专业力量,也为学生树立了“学以致用、勇于创新”的好榜样。
校园科普联展既是各校科普教育成果的集中亮相,更彰显了校园里“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师生携手,用智慧与创意点亮科技之光,共同绘就出一幅绚丽的科技育人画卷。
此次科技展,凝聚起“县-校-馆”的科普合力,洞口县大众科普协会正是这股合力的“粘合剂”。活动全程强调观众“参与感”,彻底打破“科普=枯燥讲解”的刻板印象。通过这场活动,洞口群众真切感受到科普与生活的零距离、科技的可及性。
据悉,此次科技展为期4天,将持续至25日中午。
值班总编辑 邱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