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锐评

黎评|西北高铁网的“加速键”与“新坐标”

编辑:谭强 发布时间:2025/11/19 来源:本站
分享到:

中国早报评论员胡立成

     2025年11月17日,西延高铁从联调联试全面转入运行试验,向着正式通车进入倒计时。这条全长299.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双线高速铁路,不仅是一串冰冷的工程数据,更是西北大地书写交通变革的鲜活注脚。
 
     从线路规划来看,西延高铁串联起高陵、富平南、铜川、宜君、黄陵等8座新建站房,如一条银线将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节点城市紧密相连。350公里的时速,意味着空间距离的大幅压缩——昔日需要数小时的旅程,未来将被浓缩至“一小时生活圈”,这不仅方便了沿线群众的出行,更将加速人才、物资、信息的流动,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黄陵的文化底蕴、铜川的产业转型、富平的特色农业,都将因这条高铁获得更广阔的辐射空间。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我国西北首个一次性建成公网5G全覆盖的高速铁路,西延高铁的“智能基因”同样亮眼。5G技术与高铁的深度融合,不仅能为乘客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体验,更在列车调度、安全监测、应急响应等方面构建起智能化体系,标志着西北高铁建设迈入“智慧化”新阶段。这种技术突破,既是对旅客需求的精准回应,也是交通基础设施向“数字时代”转型的生动实践。


微信图片_20251119093028_1374_1362.jpg(图片源于网络)

 
     西延高铁的即将通车,更在国家高铁网络中具有战略意义。它不仅完善了西北区域高铁布局,强化了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将成为连接华北、西南的重要纽带,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物流通道、文化交流提供高效支撑。
 
      从黄土高原的沟壑到关中平原的沃野,西延高铁的每一米延伸,都是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动破局;每一次技术创新,都是对“交通强国”战略的具体践行。当列车最终飞驰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它承载的不仅是往来的旅客,更是沿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西北大地在新时代加速奔跑的决心与底气。我们期待着下个月的正式通车,见证这条钢铁大动脉,为西北发展写下更精彩的篇章。
                                            值班总编辑: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