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岭南清韵 香江传薪 ——记香港岭南派画家何东爱
中国早报广东讯(记者 王光兴 通讯员 吴妍俊 洪新爱)在香港这座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国际都会,岭南画派历经百年传承,焕发着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何东爱作为当代岭南画派的重要代表,以精湛的艺术造诣和开拓性的创作实践,在传承与发展岭南画派的道路上谱写了精彩篇章。
师承双擘,师古出新
何东爱,祖籍广东新会,现居香港。她早年得岭南画派两位巨擘杨善深与赵少昂亲授,一门双师的艺术经历使她对岭南画派的精髓有着独到领悟。在传承两位大师艺术特质的基础上,她既恪守师门法度,又勇于突破创新,将传统技法与当代审美巧妙融合,开创出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
她深得杨善深之雄浑笔意,又融汇赵少昂之灵秀气韵,在"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理念指引下,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其可贵之处在于,既保持了岭南画派的传统特质,又赋予作品鲜明的时代气息,实现了在传承中求变、在创新中守正的艺术追求。这种创作理念,正是岭南画派精神在当代的最佳诠释,也为她日后在艺术道路上的持续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何东爱在花鸟画领域成就尤为卓著。她不仅延续了岭南画派注重写生、形神兼备的传统,更创造性融入清代恽南田没骨花鸟的雅逸之气,形成清丽雅致、恬淡清新的个人风格。其代表作金鱼系列,通过对色彩、光影与水墨肌理关系的独到处理,创造出富有个人特色的秀润意境,拓展了岭南画派在花鸟画领域的艺术表现空间。
她的艺术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女性艺术家的细腻感知与传统笔墨相结合,赋予作品独特的审美韵味;二是在继承岭南画派注重写生的基础上,强化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三是在笔墨语言上勇于探索,实现了传统意趣与时代精神的完美融合。
致力传播,促进交流
何东爱是香港春风画会原会长,还兼任五邑国际书画会副会长、国际女艺术家澳门分会理事等艺术团体职务。她积极推动岭南画派的传播与发展:自1986年起,在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日本等地举办个展和联展,系统性地将岭南画派的艺术魅力推向国际视野,显著提升了该画派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影响力。
她尤其着力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艺术交融,2018年参与广州高剑父纪念馆“回家——岭南画派港澳台及海外画家联展”,2019年,更在该馆成功举办“春风有鱼——何东爱花鸟画艺术展”。这些深度交流不仅巩固了岭南画派的文化根系,更以其卓越的艺术实践,为画派在当代的传承与活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成就斐然,广受赞誉
何东爱的艺术成就备受业界肯定与推崇。她于1999年入选全国美展,2019年再度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港澳台海外华人邀请作品展,展现出持续的艺术创作力。其作品被澳大利亚澳华博物馆及日本、英国、马来西亚等多国艺术机构珍藏,彰显了岭南画派的国际影响力。
同年出版的《何东爱画集》,系统梳理了她多年的艺术探索与创作成果。该画集以其精湛的作品遴选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在艺术界引起广泛关注,获得专家与读者的一致好评,进一步巩固了她在当代岭南画派中的重要地位。
捐赠画作,彰显前辈风范
近日,为缅怀岭南名宿卢乔根先生淡泊名利、孜孜于艺的高尚情操,何东爱在闻悉艺术馆将于秋季开馆的消息后,特意创作《紫藤金鱼》相赠。这一举动,不仅是对前辈的深切致敬,更是岭南画派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精神的最佳体现。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何东爱作为一位成就卓越的艺术家,其创作历程生动印证了岭南画派在当代的蓬勃生命力。在创作中,她不仅继承了岭南画派的艺术精髓,更通过创新性的艺术探索,拓展了岭南画派的表现形式,拓宽了其美学疆域。她的艺术创作与推广工作,犹如为岭南画派这棵参天古木注入新的生机,使其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愈发枝繁叶茂。何东爱的艺术成就与贡献,必将在岭南画派的发展史上留下深刻而久远的印记。
【本文作者】吴妍俊,女,新会人,笔名碧泉。现为中山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华侨历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书画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文学艺术研究院顾问。在《中国早报》《人民基层在线》《中国农业网》《乡村振兴网》等新闻媒体发布作品数十篇。
值班总编辑:邱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