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李炎荣(广东):笔墨丹心润沃土 翰墨飘香助振兴
中国早报广东讯(记者 王光兴 通讯员 吴妍俊)在举国开展乡村振兴建设的时代浪潮中,广东省涌现出八位深植乡土的文艺名家,他们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强劲引擎,为乡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璀璨的文化星光。他们分别是:刘耀霞、黄华欢、容可权、李炎荣、林子宁、林超源、区小健、甄池安。
今天,我们的目光聚焦于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李炎荣先生,他近二十载如一日,扎根中山横栏镇,经常以义务的形式开展书法普及培训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
李炎荣:笔墨丹心润沃土,翰墨飘香助振兴
李炎荣先生,祖籍新会潮连,现居中山横栏。作为陈白沙茅龙书法代表性传承人,他同时身兼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山市硬笔书法协会荣誉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等职。李先生书法造诣精深,诸体兼擅,尤以独特的茅龙书法著称,作品广受赞誉,屡登国内外重要展台,并于2020年荣膺“广东省优秀文艺家”称号。
李炎荣先生的艺术之路厚积薄发。他早年有幸得岭南画派名家、茅龙书法大师卢乔根先生(1915—2008)亲授,打下坚实基础;后深造于中国书法家协会专业书法班。近六十载的临池不辍与潜心研习,使其技艺炉火纯青,成就斐然,在中山书法界享有“欧体状元”的美誉。
其书法艺术,尤以创新融合见长。他匠心独运,将汉碑隶书的古拙意趣、浑厚金石味与质朴气息,精妙熔铸于楷书创作,打破书体界限。其楷书作品,既有隶书的雄浑厚重,又兼具楷书的劲健力道与灵动波势,刚柔相济,空灵通透,形成了遒劲苍奇、气象独绝的独特风格,彰显出深厚的传统功底与不凡的创新智慧。
凭借卓越成就,李炎荣先生在全国性书法大赛中屡获殊荣。2016年5月,其作品荣获第四届“金紫荆杯”筑梦中国全球书画名家香港国际交流展金奖;同年6月,再获炎黄春秋神州龙全球杰出华人奖金奖,并应邀赴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作品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永久珍藏,堪称其艺术生涯的至高荣誉。
功成名就,不忘桑梓。李炎荣先生始终心系乡土,将艺术才华倾注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赋能:
1. 艺术滋养乡村:李炎荣先生积极投身基层文化公益活动,将高雅艺术的热忱与力量播撒于田间地头。2024年,他深度融入江门市新会区沙堆镇独联村春游活动,并亲笔题赠墨宝予村委会,这些承载着传统美学的作品,不仅让书法艺术真正走进了乡村,滋养村民文化生活,提升乡村文化品位。同年,在三良村关帝诞庙会上,他再次慷慨捐赠精品力作参与慈善拍卖,其作品在庙会的热烈气氛中成功拍出,所得善款悉数用于支持乡村公益事业,实现了艺术价值与社会效益的双重转化。
2. 学术支撑传承:深知文化传承需学术引领,他倾力主编了《多维视野下的岭南画派研究》一书。该著作填补了系统性研究空白,深入剖析岭南画派的价值与创新,为传承岭南文脉、增强区域文化自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和思想资源。
3. 情系教育,培育新苗: 最令人感佩的是,李炎荣先生“人才是文化振兴的根基”这一道理。近二十载如一日,他扎根中山横栏镇,经常以义务的形式开展书法普及培训活动。他将书法这门高雅艺术深植乡土,累计培养学员近千人,显著提升了当地书法教育水平,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般的艺术活力,成为“以文化人、以艺兴乡”的典范。
4. 赤子情怀,致敬师恩:获悉恩师卢乔根先生艺术馆将于百年名校特沙小学开馆,他欣喜万分,饱含深情挥毫创作:书写王昌龄的《出塞》、寇准的《咏华山》两首壮怀诗篇,并特题“室雅”墨宝一幅。这三幅作品,不仅展现其深厚底蕴,更寄托着对恩师的崇高敬意,悬挂于乡村校园的艺术馆中,成为激励后学、传承文脉的珍贵载体。
5. 艺行善举,回馈社会:成名后的李炎荣不忘初心,不仅开班授徒培育新人,还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多次为灾区捐赠书法作品进行义拍,展现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仁爱之心,将艺术之光洒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
李炎荣先生的笔墨人生,是艺术追求与乡土情怀的完美交融。他以卓越的书法造诣为根基,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在乡村的沃土之上。无论是深入基层赠墨宝、润泽乡风,还是倾力学术研究、夯实文化根基;无论是二十年如一日在横栏培育书法新苗,筑牢人才基石,还是以艺行善、回馈社会,都生动诠释了一位艺术家在乡村振兴浪潮中的责任与担当。他的身影活跃在乡间,他的墨香浸润着乡土,他的行动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雅韵。李炎荣先生以笔墨为犁,深耕文化沃野,不仅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更在新时代的乡村画卷上,奋力书写着文化赋能、艺术兴村的瑰丽篇章。他,是当之无愧的“笔墨乡情润沃野”的践行者。
本文作者:吴妍俊,女,新会人,笔名碧泉。现为中山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华侨历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书画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写作学会许峰诗歌研究院顾问,香港美术家协会中山德艺善道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终身文化顾问。
值班总编辑:贺文生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