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乡村振兴

非遗文创训练营 美育赋能乡村振兴

编辑:张兆伟 发布时间:2025/07/27 来源:中国早报
分享到:

    中国早报山东淄博讯(王雅男)近日,山东沂源县西里镇大刘庄村沂源红煎饼工坊内暖意融融,由沂源县文化和旅游局、西里镇人民政府主办,省派大刘庄村第一书记统筹策划,沂源红煎饼工坊冠名赞助的乡村美育课堂——非遗文创训练营正式开班。本期美育课堂以“传承非遗文化、丰富少儿暑期”为核心的活动,不仅为乡村儿童带来了别样的暑期体验,更勾勒出“美育+非遗+文创”赋能乡村发展的新路径。 

640_副本.png

    开班仪式上,各方力量的集结让这场乡村美育行动更显厚重。省派大刘庄村第一书记葛鹏涛详细介绍了课堂规划,从首期课堂的探索到如今非遗文创训练营的升级,每一步都紧扣“文化传承”与“儿童成长”双重目标。随后,上期课堂获奖学员接过荣誉证书,稚嫩的脸上写满自豪;家长代表与村委会签订《管理协议书》,为孩子们的安全学习筑牢防线;西里镇团委与煎饼工坊的《冠名意向书》签约,则让企业资源与乡村教育精准对接。当县委副书记、省派工作队队长裴娜与西里镇党委书记杨立斌共同为“西里镇乡村美育课堂”揭牌时,现场掌声雷动,这不仅是一块牌匾的亮相,更是政企村协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注脚。 

    “非遗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要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爱上家乡文化。”裴娜在讲话中如是强调。她肯定了西里镇以美育为切口激活乡村活力的做法,鼓励孩子们以非遗传承人为师,在指尖技艺中感悟文化根脉,未来成为家乡发展的生力军。    

640 (1)_副本.png

    仪式落幕,首期花鸟字创作体验课即刻开讲。非遗传承人指尖的毛笔流转间,文字与花鸟图案浑然一体,15名孩子围坐桌前,眼神里满是好奇。蘸墨、运笔、点缀,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张张融合“沂源红”“山村风光”等元素的花鸟字作品渐次成型,童真创意与传统技艺碰撞出别样火花。      

    据悉,此次训练营将持续20天,十余名沂源本土非遗传承人将陆续带来剪纸、面塑、景泰蓝制作等课程。西里镇正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推动课堂成果与煎饼工坊等本土平台对接,让孩子们的创意转化为文创产品,让非遗技艺从课堂走向产业。从儿童美育的点滴滋养,到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再到乡村产业的创新发展,一条以文化为纽带的振兴之路,正在西里镇的田野间徐徐铺展。

责任编辑:张兆伟

值班总编:邱    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