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早报文学 >> 组一

王 标随笔《 话 说 潘 家 山》

编辑:祁军平 发布时间:2025/05/06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话 说 潘 家 山

                        王 标

 

     渭北高原北部的桥山山脉是黄土高原与陕北高原的接合地带。在这黄土的皱褶里,据说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桥山在合阳境内的一段又为梁山,梁山浅山的一个山坳里,散居着不足五百口人家,坡上叫东潘家山,半坡腰称西潘家山,坡下为车寺,车寺顺河而下不远处为杨家河村,刚入东潘家山有条通往东北方向的水泥岔路,是通往一个叫七郎沟的小村,概约百十来号人家,整个潘家山社区由这五个自然村组成。

    潘家山,一个向来无人问津的地方。近年来因车寺村北头的一株八百多年老槐引来不少山外来客。但很少有人知道,潘家山隐约还有神奇的传说。

     传说北宋年间,开国元勋潘美在此屯兵习武,七郎沟也是杨七郎驻扎兵士的地方。细细考证,似乎少证据支撑,最起码有线索,想必有真实成份的存在。进村询问多位老者,均答曰,传说有来头,具体却说不清。

     带着疑问,从历史人物上查找线索一位名叫潘美的古人,说是他之于杨业,就跟汉初萧何之于张良一样,良将遇骁勇,战功显赫,所向无不披靡。

     且看他灭南汉,率军破韶关、广州;平南唐,与曹彬合作攻金陵,俘回南唐后主李煜;抵御辽国,镇守北方推行“屯田实边”政策;参与陈桥兵变,为赵匡胤建立北宋奠定基业。

     陈家谷一战,他任主将,杨业任副将。由于他没有运筹帷幄,错误地发号司令,导致战争全盘皆输,杨业被俘身亡,血洒疆场,而名扬四海。潘美因此削职三级,而遭人白眼。

     后来,元明戏曲《杨家将》中,将杨业变为“杨继业”,将潘美虚构为“潘仁美”。塑造了一出奸臣陷害忠良的不衰戏曲。在百姓心中杨业永远是一盏忠义的明灯,而潘美却阴差阳错成了千夫所指的奸臣典型。这也是潘家山周围的人只崇尚杨家而不提潘家的原因。

     有人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拨乱反正完成大一统的循环往复。隨唐帝国的源头正是五胡十六国,而唐之后,宋之前,正是五代十国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北宋时期,北方先后存在有三个少数民族政权,辽,金,西夏,辽先是不断地骚扰宋,后宋联合金打败了辽。西夏与宋西北为邻,但与北宋称臣。所以,对北宋构成主要威胁的是辽。但当北宋联金灭辽之后,金人后来又联合蒙古人打败宋就另当别论了。

     提起北宋,首先不得不说的是,北宋无外交,一切事都希望拿钱摆平,尽管也屯垦练兵,但军队根本没有很强的作战能力。临战时,部队东拼西凑,将领也是临时指派。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北宋重文轻武,文官可随时派作将领,带兵打仗。                             

      据说潘美的军队就是从潘家山出发,过黄河后成为西路军的一部分,前往陈家谷与辽国仓促应战。潘美军走了,人们时刻关注着何时凯旋归来的消息。可后来等到的是全军溃败,血流成河的噩耗。

     从此人们再没有提及潘美和他的军队了。直至金人来了,人们为了标注地名把这里就称潘家山了。

隐隐约约,人们似乎还有纪念潘家军的深深情怀。

    再说燕云十六州,是宋辽之间的主要争端之地。契丹人多次借故入侵北宋,成为宋王朝的心头之恨。耶律阿保机称帝时,国号一会儿叫契丹,一会称辽。

     宋不北伐,可辽要南征。陈家谷一战,杨家至此扬名,而潘家则臭名昭著,谁也不愿与潘家攀上关系。潘家山也许就这样在不言不传中隐忍下来。

     先不说潘美与潘家山有没有关系,或者有,或者牵强附会,这并不重要。据现代研究指出,潘美对杨业之死负有一定责任,但非刻意陷害,其军事贡献远大于他的过失。

    潘家山人兴许喜欢听这样的故事。

     其实,潘美本是北宋开国名将,军事统帅,政治家,秉性刚直,作风硬朗。对朝廷一味地对外妥协退让,敢于逆流进谏,坚决反对联金灭辽,深受主流打击。其结果,联金灭辽战略失败,金成最大赢家,北宋未能实现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宏伟蓝图,反而因军事虚弱暴露,导致金国在灭辽后迅速南下攻宋。最终引发“靖康之变”,北宋随之灭亡。

     国人叹息,联金灭辽是典型的“唇亡齿寒”,金国由此奠定东亚霸权,而北宋因短视策略加速灭之。

谁罪之有?一部演绎的戏曲竟成了一部志书,一切罪过反而又全归“潘仁美”,成为历史的背锅侠,那潘美也是躺着中枪定势,他就是一位软弱无能,临阵脱逃,残害忠良的懦夫,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可能有人要说,北宋时期,国库充盈,商品贸易发达,物质文化丰富,金钱外交未偿不可。的确,《澶渊之盟》后,北宋用钱固然买回了近十年的安静,但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下了一盘烂棋,以至于宋朝的最终灭亡。

中国人自古至今骨子里最忌恨软弱无能,贪生怕死的人,宁可付出再大的牺牲,也要维护民族大义。

    潘家山里无潘姓,以杂姓居多,周围村子里可散见杨姓人家,莫非他们当中真有潘美和杨七郎留下来的后裔?当地人尚说不清白,更何况我这个仅来过几次的外人。

     潘家山,一座普通的山,不奇不险,唯有大自然的原生态可与外界媲美。一年四季,该绿时绿,该枯时枯,有山花漫山遍野时的异彩,又有大雪纷飞时的包容。

    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将来会发生什么,它似乎并不在意。但谁也不能否定,它不仅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山,更重要的是一座有着传奇故事的山。

    潘家山人至今可能还不清白,他们的祖先能和潘美攀上关系。这也许是先人们早已隐去的故事,他们不愿意说,尽可能的否定,即使真的有关系,他们也不愿承认。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潘仁美”必竟是个被文艺钉在耻辱柱上的奸臣形象。

    真相大白于天下,史学家终于将潘美洗白了。这里的天更蓝了,山更青了,水更碧了。

    潘家山是一座堂堂正正的山,一座刷新了人认知的山,一座令人心旷神怡的山。

 

   2025年5月4日于渭南漱心岛


作者简介:

王标,大学学历。国家公职人员。爱好旅游、文学创作。


(值班总编辑: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