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河北张家口市首个高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在宣化科技职业学院正式挂牌
中国早报河北讯(特约记者 孙 文 记者 贺文生)2025年11月1日下午,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学术报告厅内气氛庄重而热烈,“宣化科技职业学院2025-2026年度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启动暨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此隆重举行。在各方共同见证下,河北张家口市首个在高校设立的市级“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 正式落户宣化科技职业学院,标志着我市在推进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构建常态化“校地协同”机制方面迈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关键一步。

仪式由宣化科技职业学院护理与现代服务学院护理专业群主任赵金菊主持。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贾玉刚,张家口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常务副会长杨光燕,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队长孙文、副队长武文博,市第一响应应急救护发展中心理事长段博宇出席活动,市红十字会、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近百余人参加活动,共同见证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时刻。

活动指出,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红十字组织的重要职责,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具体行动。在高校系统化、规模化地普及急救知识,培养大批掌握救护技能的师生骨干,对于提升整个校园乃至社会的自救互救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深远意义。宣化科技职业学院是“全国第三批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单位,培训基地的挂牌,标志着我市“校会合作”推动应急救护工作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将为健全高校应急救护培训体系、深化人道理念在校园的传播发挥积极作用。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护理与现代服务学院党总支书记、主任徐峰在总结发言中感谢市红十字会及各合作单位对学院急救教育工作的支持。他表示,基地的建立是学院“平安校园”建设和素质教育深化的重要里程碑,学院将全力支持基地建设,动员师生积极参与,将急救技能培养融入育人全过程。

在全体与会者的共同瞩目下,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贾玉刚与张家口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常务副会长杨光燕共同为“张家口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揭牌。随后,主礼嘉宾们一同按下启动装置,正式宣告为期一学年的系统性、规模化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项目全面启动。

立足新起点,构建长效育人机制
此次培训基地成立前,在张家口市红十字会的指导下,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与市第一响应应急救护发展中心已多次在学院开展培训,并参与了多项全市性应急救护保障与普及活动,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此次基地的正式设立,旨在建立一套院校与红十字会协同育人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更深入地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和选修课程体系。

目标明确,分层次培养急救力量
根据实施方案,在2025-2026学年内,项目将分批次为学院650名师生提供标准化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培训分为两个层次:面向普通师生的4学时普及培训,重点传授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等核心技能;面向学生骨干、辅导员、体育教师等的8学时红十字救护员(初级)培训,在普及内容基础上,增加创伤救护、常见急症处理等,考核合格者将获得中国红十字会统一颁发的《红十字救护员(初级)》证书,旨在培养一批能在关键时刻实施有效救护的师生骨干力量。

仪式结束后,双方就基地的长远发展规划、资源整合、培训质量控制和未来合作深化等议题进行了研讨。与此同时,首批100名参训学员立即投入到首场4学时的红十字应急救护普及培训中,由具备中国红十字总会注册资质的培训师授课,标志着本年度培训计划的正式落地实施。

深远意义:打造区域急救教育标杆
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基地的建立,不仅是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和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政策的具体举措,更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实践探索。它构建了“红十字会-高校-专业机构”三方联动的有效模式,为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在青年群体中的普及、技能人才的规模化培养以及“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校园传播提供了稳固的平台。未来,该基地有望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为提升张家口市公众应急救护能力、建设“和谐张家口”贡献重要力量,致力推广打造可借鉴的“校会合作”急救教育典范。
值班总编辑 贺文生
相关推荐
投稿邮箱
联系电话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