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地方资讯

廿载匠心产教育才·文化赋能共赴新程 ——广州南华工贸技师学院20周年庆典 圆满举行

编辑:梓艺 发布时间:2025/10/31 来源:中国早报
分享到:

中国早报广东讯(记者 张兆伟 陆丽萍)10月30日,广州南华工贸技师学院南沙校区旌旗飘扬、宾客盈门。值此南沙建区20周年、《南沙方案》发布3周年之际,学院以“廿载匠心产教育才·文化赋能共赴新程”为主题,举办建校20周年庆典。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原司长卢爱红,广州市人社局等领导同志及美的、周生生等105家智能制造、文化艺术、银行、医院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嘉宾和学院近万名师生、校友齐聚一堂,共忆办学征程、共话未来蓝图。现场同步完成6家校企签约、“南华萌雅”系列原创产品发布、“杰出校友”与“优秀教职工”表彰等多项成果,线上直播更吸引超2万名全国校友、行业伙伴及社会各界友人云端参与。

1_副本.jpg

【盛典】廿载征程,领导寄语

庆典以舞狮《醒狮少年》开篇,铿锵锣鼓声中,尽显南华人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在20周年发展纪录片中,生动再现学院成长轨迹:从最初简陋校舍到如今南沙、番禺双校区协同发展,从单一技能教学到构建文教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从国内外技能大赛摘金夺银到“一带一路”职教标准输出,从创立全国首个人才工坊到打造“南华萌雅”特色品牌,从牵头主编《贵金属首饰制作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到推动多项专利成果落地转化……每一帧画面都记录着学院与湾区的共成长。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卢爱红在致辞中肯定学院的标杆价值。他指出,总书记强调技术工人是中国制造的重要基础,而南华二十年从“技能育人”到打造“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产业对接——技术创新”四链融合模式,让学生从课堂直接对接企业需求,用实践证明技工教育是“就业直通车”“创新孵化器”“产业加速器”。他寄语学院深化粤港澳合作、布局数字化专业,为制造强国助力。

学院董事长熊英在致辞中,深情回顾学院在各级人社部门和当地政府鼎力支持下的蓬勃发展。她表示,学院紧扣国家战略,与南沙开发开放同频共振,作为《南沙方案》重点任务单位,已建成南沙首所本土技师学院、首座珠宝艺术博物馆、全国首个人才工坊、大湾区首个文教旅融合标杆四大标志性成果,切实推动产教融合从“纸上规划”变为“落地实践”。

庆典上,收到阳春市委市政府发来的贺信。阳春市委书记李谦常在贺信中对学院建校二十周年表示祝贺,高度赞扬学院在乡亲贤达叶强院长的带领下,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领域取得的斐然成绩。

2_副本.jpg

【聚力】匠心传承,产教共振

庆典现场,学院校友会正式成立,首届会长周小乐在发言中表示,将全力搭建校友与母校沟通的“坚实桥梁”,推动校友资源与学院发展深度联动。“上学时‘至善至艺’的校训就刻在心里,叶强院长始终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我们,让我明白技能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传承文化的载体。”2007届珠宝专业校友郑镇明动情的说,她表示,如今在行业内深耕,就是想把这份匠心一代代传下去,不辜负母校培养。

随后,“杰出校友”与“优秀教职工”表彰仪式同步举行。学院院长叶强为教学、管理、技能传承等多个领域的二十余名获奖者颁奖。“学院创新‘教室即车间、作品及产品’模式,看着学生从零基础的‘小白’,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企业技术骨干,我真切感受到‘技能改变命运’的力量!”手捧“金教鞭”教学名师奖的黎秀云老师满是激动。

“南华萌雅”系列产品发布暨珠宝设计走秀环节,将庆典氛围推向高潮。走秀现场,“花映蝶影”项链以花瓣与蝶翅为灵感,镶嵌天然宝石,尽显东方浪漫;“东方风韵”珠宝套装融合玉雕、花丝镶嵌等传统工艺,让千年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焕发生机;此外,矿物酵母洗护系列产品的亮相,也展现出学院在大健康领域的研发实力,引得现场嘉宾纷纷赞叹“这是教学与产业完美融合的生动样本”。

3_副本.jpg

4_副本.jpg

【合作】校企携手,赋能湾区

校企合作签约仪式顺利举行,学院院长助理叶濠维与美的、海尔、周生生、信源物流、亚乔辛娜、伊的家6家企业代表电子签约,未来将在订单培养、实训基地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为湾区输送更多“适配型”技能人才。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管理部部长徐全程说:“南华培养的学生上手快、责任心强,还主动优化操作技巧,为车间提效注入新活力。”他表示,未来,将与南华共建“定向人才培育体系”,共研课程、制定教学计划,开放“灯塔工厂”实训基地邀请师生参与研发,实现“教学——实践——就业”无缝衔接,为制造业持续输送“即用型”技能人才,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5_副本.jpg

【美育】丹青绘梦,艺润匠心

双壁绘南华·廿载谱新章。在二十周年校庆的璀璨时刻,南华同步举办大湾区美术馆开馆仪式,为庆典注入浓厚人文气息。美术馆展出陈中科、吴峰风两位艺术领域资深专家的优秀作品60多幅,作品或勾勒东方美学风骨,或铺陈人间烟火温情,既呼应了南华“守正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内核,也见证了学院二十载育人征程。

“大湾区美术馆开馆,既是学院深耕‘至善至艺’校训的生动实践,更是技工教育与美学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学院院长叶强说。作为学院“文教旅融合”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美术馆开馆不仅呈现了一场高水准的视觉盛宴,更搭建起艺术与技工教育对话的桥梁。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融入校园,让技能人才在锤炼专业本领的同时,感受艺术熏陶、提升人文素养,为学院培养“兼具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鲜活样本,也为粤港澳大湾区技工教育美育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6_副本.jpg

【展望】锚定目标,续写新篇

站在20周年新起点,学院已擘画清晰的未来发展蓝图。学院董事长熊英在致辞中明确,下一步学院将锚定“高水平技师学院”目标,从生态链、空间布局、技术应用、运营机制四大维度发力,构建“以珠宝教育为核心,以文化展示区、教育实践区、商业交易区为支撑”的“一核三区”发展布局;同时深化“教育+产业”“文化+旅游”“技能+创新”三大融合,持续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适配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根据规划,学院计划在2027年前建成国家三级博物馆、3A级景区;2030年前全面建成多功能、高水平技师学院。未来,南华工贸技师学院将继续以技能为笔、文化为墨,在技工教育的赛道上勇毅前行,书写“技工教育赋能产业发展、文化底蕴点亮城市活力”的崭新篇章。

值班总编: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