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德润万家”文化传承学术交流会在太原举行
----共话匾额文化与美德传承
中国早报山西讯(记者 胡立成)2025年9月22日上午9:30,由太原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主办、太原市古县城乾阳影视谷协办的“德润万家”文化传承学术交流会在乾阳影视谷顺利召开。十余名文化学者、爱好者齐聚一堂,围绕“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寻传统美德在当代生活中的生动表达。
本次交流会由太原市传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祁志军主持。他在开场中提到:“‘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基因,从古代匾额到现代家风,‘德’的故事始终流淌在民族血脉中。今天的交流,正是为了让这份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会上,太原市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尚中书院院长聂惠敏作为核心分享嘉宾,详细介绍了“德”字匾的创作历程及背后的匾额文化。他展示了多块不同年代的“德”字匾额实物图片,从书法艺术、雕刻工艺到文字寓意,系统解读了匾额作为“道德载体”的文化功能:“古代家族悬挂‘德’字匾,既是对先辈德行的铭记,也是对后代的训诫。一块匾额,就是一部浓缩的家风史。”他特别提到,此次创作的“德”字新匾,在保留传统形制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希望让年轻群体感受到匾额文化的当代价值。
随后,太原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党支部副书记武文虎对“德”字的时代意义进行解读。他结合古籍经典与现实案例,提出“德字愿”的三重内涵:“于个人,是修身立德的自觉;于家庭,是孝亲睦邻的温情;于社会,是守望相助的担当。‘德润万家’,就是要让这份愿景走进每个生活场景。”交流环节中,七位文化爱好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对“德”文化的理解。多元视角的碰撞,让“德”的传承路径更加清晰。
最后,太原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孟永华总结道:“今天的交流让我们看到,‘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藏在匾额的笔墨里,落在日常的言行中。传承‘德’文化,需要我们既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精神财富,又能用创新方式让它贴近生活。”
交流会在集体合影中圆满落幕。镜头下,参会者与“德”字榜书并肩而立,笑容中满是对文化传承的热忱。此次“德润万家”交流会,不仅梳理了“德”文化的历史脉络,更凝聚了当代人传承美德的共识——让“德”从文字走向实践,从传统走向生活,真正实现“润万家”的温暖愿景。
值班总编辑:邱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