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在顺德盛大启动
中国早报广东讯(记者 张兆伟 陆丽萍)7月18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在“世界美食之都”顺德正式启动。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各省市农业农村部门、全国各地预制菜产业链供应商、渠道商、经销商代表及多位外国客商代表等300人出席活动,共话产业发展新机遇。更有2025广东(佛山)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与产业大会同地同期市场化举办,以超2万平方米展区、超200家参展企业的阵容,勾勒出预制菜产业的蓬勃图景。
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百姓餐桌”,既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富民链”,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发展的“新赛道”,更是服务“双循环”、传播“粤味道”的“开放桥”。艾媒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850亿元,同比增长34.2%。在政策规范、供应链升级与全球化浪潮驱动下,预制菜产业正从混沌粗放的野蛮生长转向理性协同的高质量竞争。
“星星之火”燎原
佛山预制菜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是大会第三次落子佛山顺德。自2023年启幕以来,大会吸引超200个党政企业代表团齐聚佛山、共谋发展,已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翘楚结成紧密伙伴。
三载迭代,动能升级。以大会为桥梁,顺德、南海、三水三大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安井食品、袁记食品等头部企业纷纷抢滩入驻。顺德区围绕“一心两翼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深度推动“一园多区”建设,初步构建预制菜“农产品供应+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贸易销售+品牌推广+科技研发”的发展生态圈。
“首届大会以‘佛山一桌好菜’诚邀天下客,点燃了产业发展的星星之火;第二届大会精心奉上‘招牌菜’‘拿手菜’‘致富菜’三道硬菜,推动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佛山市委常务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何战表示,借第三届大会契机,佛山将立足产业基础扎实、底蕴厚重的优势,加强政策引领和服务,持续攻关核心技术,重点支持企业参与国际质量认证,突破海外高端市场准入壁垒,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锻造产业策源、合作聚能、出海领航三个预制菜产业“新高地”。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潮起珠江,佛山顺德在预制菜产业风乍起时,便延续其惯有的先知先觉、先人一拍、快人一步的风格,以国际博览会为平台、产业园为载体,集聚全球要素资源。依托“佛山制造”实力,推动“世界美食之都”的文化禀赋实现工业化跃升。同时以“媒体+”战略构建全球文化IP,强化产业文化的引领力与支撑力,彰显佛山顺德的战略眼光、产业实力、创新魄力与产业建设的爆发力。在新消费时代,佛山预制菜产业的崛起,让人充满期待。
“三驾马车”驱动
广东预制菜领跑产业新赛道
“三年前,预制菜还只是一个‘风口’;今天,它已成长为年产值近万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有幸亲历并见证这一跃升,也有责任在此基础上竭力推动这一有意义、有价值的时代产业走高走远。”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要以产业的担当谋划新时代的新食品、新技术、新生产、新链条、新业态,此五新必然创造新生活;要坚持“食品化+工业化”的方向,加快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协作模式,推动原料基地规模化、标准化,让更多“土特产”变成“金招牌”,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时代征程中,预制菜产业已成为广东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引擎,更是省委“1310”具体部署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艾媒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广东预制菜产业规模突破960亿元,占全国的13.7%,同比增长率超过28%;预制菜企业约8000家,占全国的11.9%。当前,全省15个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已形成“多点开花、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佛山大盆菜、汕头牛肉丸、湛江金鲳鱼、珠海海鲈鱼、梅州客家菜等地方特色预制菜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广东预制菜产业“三驾马车”的强劲驱动。
一是“小产业”撬动“大经济”,点燃县域发展新引擎。广东坚持“以产兴县、以链强镇”,推动预制菜与县域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当前,预制菜产业带动上下游超1.5万家企业协同发展。佛山顺德、珠海斗门、广州南沙等15个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成势见效,有力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二是“老手艺”融合“新科技”,跑出智造加速度。依托全国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广东攻克超低温锁鲜、风味物质保真等关键技术,让“广式烧鹅”“潮汕牛肉丸”“顺德双皮奶”等珍馐美味实现“锁鲜如初、风味不减”。“安全、美味、便捷”的品牌标签,正推动“广东预制菜”从区域美食走向全国餐桌。
三是“本土味”飘向“全球桌”,打响国际开放牌。2024年,广东预制菜全口岸出口额达317亿元,覆盖全球六大洲;“金牌年菜”出海行动中,广府盆菜等年俗美食成为海外华人“乡愁的滋味”、国际餐桌的“中国年礼”,真正实现“粤味出海、全球共享”。
“广东是预制菜‘概念策源地’、全国政策‘先行者’、新兴产业‘领跑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团队赴粤实地深研后,撰写教学案例《预制菜:万亿赛道生命线与四大困境死亡谷》,并入选第八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优秀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助理、案例中心主任慕玲现场分享调研成果时表示,预制菜是乡村振兴的抓手、农业工业化的体现、消费变革的缩影,未来需通过标准制定、产学研协同、品牌国际化,推动产业从“量”到“质”的跃升。
“预制菜+”促跃升
中国预制菜发展再普新华章
活动现场重磅发布了《2024-2025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蓝皮书》和《中国预制菜企业百强榜暨广东特色食材名录》。
《蓝皮书》由南方农村报、艾媒咨询联合撰写。《蓝皮书》显示,当前中国预制菜产业正经历深度变革与升级迭代,从高速扩张期转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24年,预制菜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增长37%的同时,小微企业淘汰率达21%。随着我国预制菜市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扶持政策的落实,到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490亿元。
根据产业集中度、产业规模、消费能力、研发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蓝皮书》还评选出2025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产区20强,广东佛山顺德位列榜首;广州白云、佛山南海、肇庆高要也进入席位。
双汇集团、海底捞、温氏食品(广东企业)、圣农发展、新希望、得利斯、金字火腿、广州酒家(广东企业)、味知香、国联水产(广东企业)等企业入选中国预制菜企业百强榜TOP10,广东省3家企业入选,领跑全国。2025年广东特色食材名录中,湛江对虾、顺德鳗鱼、台山鳗鱼、西牛麻竹笋、增城迟菜心、中山石岐鸽、杜阮凉瓜、韶关南雄板鸭、顺德草皖、澄海狮头鹅等特色食材入选TOP10,为预制菜产业注入“地域文化魂”。
面对千亿级预制菜蓝海市场,预制菜企业如何借助新营销平台,触达更多消费者?会上,小红书、本来生活等平台分享了创新实践。
“小红书具有搜推联动、商业流量协同自然、智能化提效、全维度人群、精细化数据五大核心营销能力,助力商家实现从种草到转化的站内闭环。”小红书官方商业化营销经理凝光现场介绍,通过打造“食谱场景x烹饪痛点”差异化内容,一个新锐复合调味料品牌产品上线6天就实现小红书广告流订单量破万,站内GMV超20万,站外带动电商平台流量增长。以此为借鉴,预制菜企业营销跳出“产品功能罗列”思维,有望实现从“流量曝光”到“长期复购”的全链路增长。
针对预制菜“便捷化、品牌化”需求,本来生活为广州酒家、陶陶居等老字号提供定制化运营服务,推动预制菜从“产品”向“品牌”升级。本来生活战略中心副总经理韩玲表示,“本来生活是我国生鲜食品品牌化的开创者与领导者,将以推动农产品食品化、品牌化等行动,助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央广网、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农村报等主流媒体、地方媒体还联合发布了《“媒体+”助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预制菜作为现代食品工业与餐饮文化融合的创新产物,既是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民生工程,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当前,预制菜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亟需构建与之匹配的产业文化体系,以文化赋能产业,以品牌引领价值。央广网广东站负责人、央广网文化传媒(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亚勇发起倡议时表示,媒体是舆论引导与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媒体+”联盟将凝聚行业智慧,以文化传播推动产业升级,助力预制菜从“产品输出”迈向“品牌输出”的新阶梯。
值班总编:邱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