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
母亲:我生命的灯塔
作者 南佳利时光的车轮碾过岁月长河,皱纹悄然镌刻在母亲的面庞。她的一生,恰似一部波澜壮阔又温情隽永的史诗,字里行间浸透着坚韧、奉献与无尽的爱。她是我生命的赋予者,更是照亮我人生征途的永恒明灯。1945···
早报文学2025/07/09 -
青海湖的曼陀铃花
作者 康平平七月的盛夏我从终南山出发带着我最深的情带着我最美的期待来到了曼陀铃盛开的青海湖终于没有辜负她对我的等待在她刚好盛开的时候我来了我知道她一直都在等我等着我的到来因为她是我前世的恋人我们有着前···
早报文学2025/07/09 -
七月七日,历史的回响
作者 李益朋 七月的骄阳,炽热耀眼,倾洒在饱经岁月沧桑的华夏大地。当日历翻至七月七日,刻骨铭心的记忆如潮水奔涌,撞击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灵,唤起无尽伤痛与警醒。 历史不容遗忘,现实更需警惕。日本一些势···
早报文学2025/07/09 -
谭亲梁散文:一个特别的铜墨盒
谭亲梁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录日,到时中国将隆重举行纪念活动。“归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虽乃一介夫人,但深知国、家与个人的共存关系,有国···
早报文学2025/07/08 -
中国的“洛克菲勒”,你在哪里? ——《约翰·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读后
山东省蒙阴第一中学 徐睿泽 越是成熟的稻子,越垂下稻穗。——西方格言。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1839年7月8日-1937年5月23日)享誉世界,他成功造就了美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代,被誉为“窥见上···
早报文学2025/07/08 -
【鸢都诗社】沂山弥水间的艺术回响——陈强文学艺术侧记
陈强,1967 年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的沂蒙腹地,沂山层峦叠嶂之下,弥水潺潺涛声之滨。这片被《沂蒙山小调》浸润的土地,以其沟壑纵横的地貌与世代相传的农耕文明,为他的文学基因埋下了深植乡土的种子。作···
早报文学2025/07/08 -
王佩良:“光”从华夏来
——华夏光学科技的创新与传播 王佩良 张若彤 柏莲花 黎钰琳 湖南工商大学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光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人类认知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大门。在遥远的古代,“光”···
早报文学2025/07/08 -
五台山:烟火梵音间,照见自渡
作者 南佳利晨雾漫过商洛山坳时,后视镜里的秦岭的轮廓逶迤成水墨长卷。我与老公从商州老家出发,女儿则从北京奔赴忻州,这场跨越三省的汇合,始于女儿那句“五台山的香火能照见人心”。她研究品牌营销,连旅行攻略···
早报文学2025/07/07 -
以小满之心,守生命丰盈
作者 南佳利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但却没大满,只有小满以“未到极致”的姿态,诠释着东方独有的生命智慧。当麦穗将满未满、江河渐盈未溢,“小满”二字跨越时空,诉说着天地运行的法则:···
早报文学2025/07/07 -
直面风口浪尖
作者 南佳利去年国庆假期,女儿带我们去大连游玩,伫立在美丽的海边。海风卷起层层巨浪扑向滩岸,游人嬉笑避退,唯划艇者如离弦之箭,迎浪而上。此情此景,引人深思。人生征途,风口浪尖常不期而至。有人视其为畏途···
早报文学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