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来自沂蒙山带着泥土气息的乡土诗
作者 陈强
陈强,1967年出生于沂蒙山腹地、弥水之滨的临朐县,自幼喜欢文学,四十年笔耕不辍,在各级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出版诗文集《倾听乡音》。创作的乡土诗不仅带有泥土的清香和对故土的眷恋,更有对农村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深沉思考,被诗评家喻为乡土记忆的存档,更是解读中国乡村变迁的文学样本。
牛爷子
不知你姓啥名甚人们管叫你牛爷子
一辈子没老婆没孩子
你说牛娃子
就是你的娃子
总爱端饭碗进牛棚蹲着吃
没了牛粪味你说吃饭没滋味
大家都说你让母牛精给迷上了
你咧咧嘴喷着酒气说
搂婆娘哪有偎老牛舒坦
月光下你常坐在石条上唱《天仙配》
你说你就是牛郎
可织女在哪里
婶婶们红着眼睛挟着烧纸从街上走来
说牛爷子归天了
我们抺着眼泪第一次走进牛爷子的小屋
牛爷子静静地躺在地上
牛爷子果真归天了
牛爷子 你果真去找织女去了吗
童年忆事
燕子屎又掉进了碗里
第一百次抄起竹竿
奶奶的唠叨声第一百次响起
“戳了燕子窝 瞎一辈子眼”
恨恨地
把不服摔在地上
夏天村头的桥洞
是奶奶乘凉的天堂
通风又凉快
奶奶喝着凉凉的南瓜粥
又讲起她年轻时喝上半斤酒
半夜起来碾米
碾出黎明的故事
拒绝不了河水的诱惑
母亲用指甲
在我黑不溜秋的背上轻轻一划
一首白痕郝然显现
母亲抓起苕帚把午饭赶跑
老镰
一把老镰
挂在南墙上
像一首老歌
在长满皱纹的刀刃上
露出残缺不全的牙齿
忆当年
成熟的麦子
被你的锋利所折服
温柔地倒下
如倒向恋人的怀抱
而现在
你如一条冬眠的蛇
和草帽一起
迎接冬天的
第一场雪
为一只鸟而歌
一只鸟
站在二月剪出的树叶之间
鸣叫
春天所有的花朵
一夜之间全部开放
秋天的树叶说落就落
光秃秃的的枝桠上
挂着你的巢
那是秋天
唯一一枚会说话的果子
高楼越建越高
瘦弱的枝条上
已挤不下你的叫声
你把家建在
野外孤零零的电线杆上
那是一颗
向野蛮行为宣战的雷
鸟儿啊
何处是你的家园
母亲走了
初夏的一个黄昏
母亲走了
抛却了整个秋天
母亲就这样走了
留给儿女们
思念之苦和伤心之痛
没有母亲的日子
我们成了断线的风筝
四处漂泊
母亲就这样走了
去了没有季节的天堂
到了无法寻找的忘川
一条干枯的河流
从此成为永恒的记忆
在另一个世界里
母亲诞生为一个婴儿
我听到
她在啼哭
母亲的手
母亲的手
粗糙如树枝
许多艰辛的往事
从指缝间渗出
这双手呵
把我从黑暗中抱出
千万遍抚摸
温暖的回忆
把童年
一勺勺喂大
如今
母亲的手
成为无法触摸的思念
一条断流的河
再也回不到源头
可这双手啊
却将我的的心灵
时常抚摸
春 天
谁先听到种子拔节的声音
谁就能进入春天的第一个黎明
尽管春天的脚步很轻
还是惊醒了枝头的芽苞
攒了一个冬天的力量
开始优美的伸展
俯视那若有若无的草
向一棵草提问高深的知识
是何等艰难
人们奔走相告
说春天正沿着村河边那条小路
走来
此时
风铃的脾气温柔了许多
鸽哨的歌声也不再嘶哑
是谁还在冰上行走
不小心掉进春的窟窿
一只飞翔的燕子
和春天撞了个满怀
露天电影
太阳还未落山
一群唧唧喳喳的童年
在露天电影场
抢占地盘
这是我的势力范围
谁也不能侵犯
不然拳头相见
显赫的战功期待大人夸赞
电影在小村人焦急的等待中
终于开演
全场静得
一声咳嗽都能听见
突突发电的马达
机枪似的扫射着夜晚
起风了
银幕似鼓满风的帆
进村的鬼子
鼓胸凸肚弯腰
活像打立正的蛤蟆
我跑到银幕后面
看鬼子后面是否埋伏着八路
露天电影
在我心灵的胶片上
时常放映欢乐的童年
乡村
小时侯
乡村是童年的乐园
每个角落
都藏着笑语串串
长大后
乡村是母亲手中的针线
无论走到哪里
部把思念相连
现如今
乡村是一种永远的怀念
父母长眠在那里
只能在梦中相见
蝈蝈笼
这里
囚着
一个大自然的歌手
绿色的音符
穿越所有季节
是回想玉米拔节的乡情
还是怀念午后豆莱炸裂的声音
莫不是
陶醉于和蟋蟀
那场歌咏比赛
蝈蝈
你抑扬顿挫的歌声
让人们的心灵
回归田园
责任编辑:张兆伟
值班总编:邱 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