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沉痛悼念我的一位良师益友
作者 刘逢生
屈超耘先生于公元2024年12月5日安详地走完他人生之路,享年90岁。他走后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天天都在怀念他,常常以泪洗面。先生德高望重,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1984年体改,将两个未曾谋面的人调到丹凤县委党史征集研究办公室。屈超耘先生从丹凤县文化局副局长平调到丹凤县委党史办任副主任,我从丹凤县县志办调丹凤县委党史办当干事。一官一兵,天马行空。此办没办公地址,完全是我们的两人世界。说一声走,“打起背包就出发”,说一声回,“各人各回自己家”,一天到晚,高高兴兴的乐此不疲。工作了一段时间,办公地点有了,人员也增加了,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他升为党史办主任,我为副主任。
他主持丹凤县委党史办工作期间,称得上日理万机。白天上班和同志们一起下乡采访,抢救“活”资料,晚上整理回忆录,撰写烈士传,进入他笔耕的另一个世界。他写的杂文随笔常见于《文汇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全国的报刊上。特别是1987年发表在《文汇报》上的《话说暗示学》这篇杂文,一举获一等奖,在全国影响很大。从1986年开始,西安晚报专门给他开了《寂寞庄杂记》专栏。屈超耘先生拟将在党史办工作期间所写的杂文编辑出版一本《寂寞庄杂记》,党史办的同志全力以赴,大力支持,打字员打出全部书稿,同志们校对、印刷一条龙的个个忙得不停。书出版后,社会反响大,他顺理成章地当选为陕西省杂文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且获得“屈老杂”的美称。读他的文章,拜他为师,亦师亦友,教诲难忘。1989年屈超耘先生调地区文化局先后任副局长、局长。这样,我和他在丹凤县委党史办共事6年,朝朝夕夕耳鬓厮磨,在为党写信史,为烈士立真传。屈超耘先生知识渊博,文笔很好,他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写烈士传和给老干部整理回忆录。我写的文章他逐字逐句地认真修改。在他的帮助下,我的文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他常说,好文章是反复改出来的。经他修改的烈士传或回忆录,从不署自己的名。文章在省内外党史刊物上发表后,稿费分文不取。而他和同志们一起调查,由他执笔撰写的烈士传、回忆录都要署上大家的名。稿费来了,二一添作五,三一三十一的分给同志们,这不难看出先生一生不为名不为利。
我和先生为征集党史资料,抢救“活”资料,上到中南海,下到山沟野洼,经常在外面就餐,实行AA制。有时他抢着付款,说他工资高,职务高。先生一生,仗义疏财,令人敬佩。我和屈超耘先生相处的时间长了,对他的人品文品和生活习惯了如指掌。也经常和他开玩笑,给他总结了四句顺口溜:吃饭是以粮为纲(关中人一个蒸馍,一碟辣椒就是一顿饭),喝酒是野蛮装卸(打开酒瓶盖吹喇叭),睡觉脱个精光(不穿内衣),半夜起来写文章。这个顺口溜在商洛党史同仁中广为流传。他常说,我对他的总结很到位。不难看出先生平易近人,可敬可爱。
我2012年计划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想请屈超耘先生写序,于是先打电话预约。他应允后,我和爱人苏秀珍带着书稿,走进“寂寞庄”,受到先生和他的夫人宫秀云大嫂的热情接待,宫大嫂还下厨给我们做了她拿手的饭菜。宫大嫂是一位难得的贤妻良母,可惜,2017年谢世,我们经常怀念她。
当面,屈超耘先生对我们说,他进入暮年之后,眼花了,手颤了,脑不活泛了,故停止了正常的写作,特别是再不给别人写序了,对老友逢生的书序,不但要写,而且一定要下功夫写好。于是他连夜写了《一个认真的人写的一部认真的书》,两千多字,作为序。书出版发行后,读者反映此序写得生动活泼,耐读耐看耐品。先生逝世后,我每看一次他写的序,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掉个不停打湿了书页。我还步履艰难地走进商洛日报社,找到编辑想让他们安排,将屈超耘先生为我写的这篇序,刊登在报上。编辑同志说这是大事,得给领导汇报。走时给他们留下我写的两本书,就此作罢。2025年3月28日,屈超耘先生的女儿江忆偕同令婿王镇,冒着严寒给我送来其父百天,他们子女编写的《秋菊一瓣寄相思—父亲逝世纪念集》。屈超耘先生去世后,子女在清理遗物时,发现他收藏了一张报纸—2017年9月28日商洛日报社会特刊,只因这张报纸载有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八周年写的特稿《凝笔重墨写青史—徐海东在商洛》,可见他对我是十分关注和关心的。我拿着他女儿专门送来的纪念集和商洛日报社会特刊,情不自禁老泪纵横。多亏这位良师益友,在他的指点下,我的散文常见于省市报刊,退休后两本60多万字的散文集公开出版,2017年成为陕西作协会员,这是对我文字成就的充分肯定。山不老,水长流,常相思,情难已。千言万语无以表达对良师益友屈超耘先生的怀念。我以最虔敬的心情为他献上最深切的思念和祝福,愿他在天之灵永享安宁。
斯人已去,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作者简介】
刘逢生,1942年10月出生,陕西省丹凤县龙驹寨镇街道办事处人。中共党员、编辑,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1963年8月入伍,服役于陕西省商洛军分区。1968年3月退伍,历任丹凤县企任丹凤县医院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 中共丹凤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办公室主任。丹凤县政协第四届常委、提案委员会主任。在岗41个春秋,皆从事文秘工作。 先兼职写新闻报道,后专职搞党史征编,方著书立说。主编出版了《商山魂》一书,与他人合作主编了《西北青年抗日前线救护队》、《陕南游击队领袖巩德芳》、《中国共产党丹凤县新民主主义时期大事记》、《丹凤县医院志》、《血与火的道路》(1-4辑)等书刊。合编的志书分别由陕西旅游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收入书中作者的多篇作品,被省内外多家书刊采用。 曾两次在陕西省散文大赛中获二等奖。
值班总编辑 贺文生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