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黎评|大国工匠成团出道,中国制造铸就“硬核”底座
中国早报评论员胡立成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中,高技能人才正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近日,首批200名杰出高技能人才被正式授予“大国工匠”称号,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精湛技艺和卓越贡献的崇高致敬,更是国家层面强化人才支撑、夯实发展根基的鲜明信号。这支高素质产业工人“国家队”的亮相,标志着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图片源于网络)
“大国工匠”的评选与培育,远非简单的荣誉授予。它是一场精心布局、历时年余的系统工程,其深层意义在于树立标杆、明确导向。这些工匠大师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在平凡岗位上追求极致、攻坚克难,将技艺化为艺术,将产品铸为精品。他们的成长轨迹与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全社会尤其是广大青年树立了可学可及的榜样,激励更多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当前,我国正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智造强国”,从依赖人口红利转向挖掘人才红利。这一历史性跨越,离不开坚实的“技能底座”。高技能人才是技术创新落地、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实践者,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中流砥柱。持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就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最活跃、最可靠的动能。此次200名“大国工匠”的诞生,正是这一底座不断加固、日益坚实的生动体现。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大国工匠”的示范效应能持续放大,推动形成全社会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更需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的体制机制,畅通职业发展通道,让更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唯有如此,才能汇聚起磅礴的“技能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筑牢最坚固的人才基石。
值班总编辑:邱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