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深度透视

理性审视发展中的挑战:游戏与电商行业需在规范中寻突破

编辑:梓艺 发布时间:2025/09/09 来源:中国早报
分享到:

作者  张兆伟

当前,有观点认为“游戏泛滥摧毁年轻人、电商失控冲击经济”,将二者视为影响发展的“两大祸害”,并对行业监管现状提出疑问。这种声音折射出部分民众对新兴行业快速发展中出现问题的担忧,但也需从客观、辩证的视角,结合行业实际与监管实践,理性分析问题本质,避免陷入非黑即白的认知误区。

微信图片_20250909114938_734_35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游戏行业来看,确实存在部分青少年过度沉迷、影响学习生活的现象。一些游戏产品在内容设计、防沉迷机制落实上存在漏洞,导致少数年轻人出现时间管理失控、价值观偏差等问题。但将“摧毁年轻人”作为行业标签,显然忽视了游戏行业的多元价值——如今,游戏已不仅是娱乐产品,还衍生出电竞、游戏研发、数字文创等新兴产业,创造了大量高质量就业岗位,部分优秀国产游戏更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内容,成为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事实上,我国并非“无人监管”,近年来相关部门持续出台《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等政策,从实名认证、游戏时长限制、内容审核等多方面加强规范,各大游戏企业也在积极落实防沉迷措施,行业正向“防沉迷、重内容、促创新”的方向调整。

再看电商行业,其发展过程中确实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平台存在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低价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等情况,给传统实体经济带来一定冲击。但将电商定义为“摧毁中国经济”,显然不符合行业发展的整体贡献——电商的兴起打破了地域消费壁垒,激活了下沉市场潜力,推动了物流、支付、云计算等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千万中小商家提供了创业就业平台,也让消费者享受到了更便捷、更多元的购物体验。针对行业乱象,我国近年来不断完善监管体系,《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先后出台,监管部门持续开展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刷单炒信等专项行动,推动电商行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促进线上线下经济协同融合。

之所以会出现“问题严重却无人管”的认知偏差,一方面是因为行业问题的治理需要过程——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快、业态更新频繁,监管政策的制定与落地需要兼顾规范与发展,避免“一刀切”影响行业活力,这使得部分问题的解决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信息传播的碎片化让公众更容易聚焦负面案例,而对监管成效、行业积极贡献的感知相对不明显。

事实上,对于游戏和电商这类与民生、经济紧密相关的行业,我国始终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的监管思路:既鼓励行业创新突破,发挥其在拉动消费、促进就业、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技术手段、引导行业自律,及时纠正发展中的偏差。例如,游戏行业的防沉迷系统已实现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长的精准管控,电商平台的“打假”技术不断升级,消费者维权渠道更加畅通。

面对行业发展中的挑战,更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合力:监管部门需持续优化监管方式,平衡规范与发展;行业企业应强化社会责任,主动落实合规要求,推出更多符合社会价值的产品与服务;公众也需保持理性认知,既看到问题的存在,也认可行业的贡献与监管的努力。唯有如此,才能推动游戏、电商等新兴行业在规范中健康发展,真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而非被误解的“祸害”。

值班总编:贺文生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