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劳动课?这所学校给出答案……
中国早报山东淄博讯(通讯员 宋尚建 王成明)近日,光明教育家期刊社举行第897期线上圆桌论坛,围绕"通过劳动教育落实'五育并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展开研讨。沂源县人民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吴晓静以《传统与现代交织:仁礼耕读下的劳动教育新范式》为题,系统介绍学校构建的"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协同体系,通过深度融合传统劳动精神与现代教育理念,打造"仁礼耕读"劳动教育品牌,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育人目标。
劳动实践覆盖全场景
为深化劳动浸润,学校搭建多维度实践平台:推行"晨耕三件事"日常养成计划,引导学生每日自主整理文具、清扫责任区、养护绿植,夯实习惯教育根基;开展"居家小能手""小鬼当家"等家庭联动实践,强化生活技能与责任意识;依托校内"仁礼耕读园"种植基地,组织学生全程参与播种、管护、收获等农耕体验,体悟耕耘智慧;通过"知味轩工坊"开展端午包粽子、立冬包水饺等节气主题劳动,在烹饪实践中传承饮食文化。
跨学科融合激活劳动教育
学校构建以节日种植、非遗传承、学科融合为支柱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发"节日种植课程",在农事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认知;设立"非遗工作周"引入蓝晒、剪纸等古老技艺,实现劳动教育与美育的有机联结;分年级设计"学科融合周",例如在数学学科进行种植区测量、语文学科撰写耕读笔记、科学学科观察植物生长,形成跨学科知识联动矩阵,使传统文化与学科知识在劳动场景中实现共生共长。
此外,学校建立可持续育人机制,通过举办"二十一天好习惯挑战赛""劳动技能擂台"等主题活动,以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创新设计"耕读成长档案",全过程记录学生从技能习得到品格养成的进阶轨迹,系统化彰显劳动育人价值。这一闭环式育人路径,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实践样本。(图文/人民路小学)
责任编辑:张兆伟
值班总编:贺文生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