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只为做一个良师》读书心得
湖南省临澧县第一完全小学 黄新星
读了《只为做一个良师》颇有感触。孙老师从教多年,一直用博大胸怀,海纳百川的境界接纳每一个学生,用诲人不倦的姿态用心育人。读了此书,让我受益匪浅,知道怎样去做一个良师。
试问:孩子一生中会遇到很多老师,哪一位老师会成为他心头最温暖的记忆?哪一位老师会成为他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这与老师是不是名师无关,有没有荣誉称号无关,有没有发表文章无关,这只与这个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关。用什么态度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对待生活有关。好教师不一定是名师,但一定是良师。良师不是一种荣誉和一种称号,而是一种姿态,一种境界。
身为教师,如何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通向卓越之路呢?在这本书里,孙老师启示我们,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成为良师。孙老师在书中写到:“良师是指愿意像欣赏和等待一个个花苞渐次开放一般欣赏和等待每个孩子成长的老师,不因花朵的迟开而着急,更不因未结花苞而放弃。良师是做教师的一种境界。”“做一个良师有三条成长路径:育人、教书、修身。”
一、育人
教师要有耐心等待每一朵小花的开放,静待花开,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因为成绩等种种原因而放弃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有的学生可能不善于文化课考试,但是他可能有绘画、音乐天赋,可能擅长人际交往等等,这些都需要细心的观察、充分的挖掘和激发,一旦发现要对他们的这些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这必将会对学生今后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良师对教育要怀有一颗虔诚的心,把每一个孩子放在心上,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尊严,呵护他们的生命成长。从教十年多,每次在外面遇到,总是亲切的和我打招呼,问我还记不记得他们。他们有的还在读书,有的已经上大学,有的已经参加工作,在各行各业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每逢节日他们都会给我发信息或者用微信表示祝福,这都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当年带的第一届学生淅文同学,毕业后发信息给我说:“您是我最喜欢的班主任,我永远不会忘记您。老师我一直想问您,为什么当时选我做班长?”我说:“我觉得你有组织领导能力啊。”“老师,谢谢您当时的鼓励与信任,让我得到了锻炼。”其实现在仔细回想一下,当时真正的原因是发现他学习能力好、组织能力强,就是上课小动作多、爱讲小话,下课喜欢追赶打闹,想到给他安排个职位进而约束一下自己,看来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二、教书
“良师不仅要有人格魅力还必须有足够渊博的学识,才能真正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渊博的学识,表现为广博的知识面、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严谨的治学态度等。”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教学中收放自如。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要尽量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因为只有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才能在需要时随时提取,游刃有余,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今天我们使用的教材在不断的更新改版,也要求我们要重视知识的更新,要能跟得上时代的潮流,能够与时俱进。比如在课堂能运用最近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例子来讲解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习充满主动性。现在的学生都比较喜欢年轻教师,因为他们充满活力,充满热情,思想观念新,与学生之间年龄差距小,没有严重的代沟问题。所以我们的老师就要学习新思想新观点新词汇新技术等,我们要争做“新”教师,努力创造一种安全、温暖、没有恐惧的课堂。
三、修身
杨瑞清校长说过:“有三个名词都可以用来表现教育的效果,一个是成绩,一个是成功,一个是成长。不必太看重成绩,成绩并不一定导致成功;也不必太看重成功,成功不一定导致幸福;真正应该看重的是成长,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对于教师自身而言,成长比成功重要,成长就是导致教师不断重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内隐的、不为人知的。如同一棵小树,在不断地汲取养分的过程中静静地生长,然后静静地开花、结果,带给自己的是甜蜜与幸福,带给他人的是芳香和愉悦。教师的成绩和成功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充实与富足,是生命的自由绽放。
做一名良师将成为我人生的新目标,爱学生,尊重学生,把自己所得知识全部教给学生,不要抱怨学生成绩差、学生笨、生源不好;要把学生一切不好的条件变为好的,花期不同,只要慢慢等待,浇灌自己满满的爱,就会迎来花朵的绽放。平等的对待学生们就是因为我热爱这个职业,我希望自己不忘初心,用心教书育人,争做一名良师。
责编:卢开基 审核:邱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