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查看手机网站
行家脚下路常新 ——记山东省平度市曹老四肉食店曹振荣贾振芳夫妇
中国早报山东讯(记者 王光兴 通讯员 陈月宝)在山东省平度市,说起曹振荣、贾振芳夫妻俩,可能很多人不了解,但说起店子曹老四香肠、烤鸡,可谓家喻户晓,到处流传着曹振荣、贾振芳夫妇艰苦创业的动人故事。

子承父业奔富路
曹振荣1966年1月出生在山东省平度市店子镇曹东村。那时候家里孩子多,曹振荣兄弟姐妹七个,他排行老四,人称曹老四,他从小吃着野菜、地瓜干长大,度过了苦涩的童年,做梦都梦见猪肉、白面馒头管顿儿吃。
到了上学的年龄,低矮的教室里,昏暗的煤油灯下,他曾编织过许多美丽的花环,做过许多五彩缤纷的梦,将来考大学,当科学家,当工程师。然而,一场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使他的花环和梦想成为泡影。在那轰轰烈烈的年代,热血在人们身上奔涌,大批判、大字报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肚子里却是饥肠辘辘。他日思夜盼: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好日子呀?
贫困的生活,艰苦的环境,磨炼了曹振荣吃苦耐劳的坚韧性格,也激发了他艰苦创业的热情。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曹东村,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以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有了更高的需求。店子香肠、烤鸡,历史悠久,世代传承。曹振荣的爷爷、父亲都做过多年香肠、烤鸡,在当地小有名气。1982年,刚满16岁的曹振荣初中毕业后,子承父业,跟父亲学做香肠、烤鸡,骑着自行车赶集下乡四处卖香肠、烤鸡,成为当地有名的美食,曹老四香肠、烤鸡的名号也越传越远了。
夫妻双双创新业
曹振荣与贾振芳同年出生,1966年11月出生在临近的原青杨乡贾家烟村,相同的年龄,相同的地域,将两个年轻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他们从相识到相爱,成为情投意合的恋人。1990年初冬时节,他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婚后,他们不满足家庭小作坊式的经营,同年在店子镇驻地建起了肉食店,夫妻俩继承了祖传的香肠、烤鸡制作技艺,并不断改进创新提高生产制作技艺水平,做出的香肠、烤鸡等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十分喜爱。
行家脚下路常新。曹振荣、贾振芳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头脑灵活,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敢想敢干,要把曹老四香肠、烤鸡推向城市,推向全国。2009年,曹振荣、贾振芳又在平度市区建起了曹老四香肠、烤鸡加工厂和专卖店,将曹老四香肠、烤鸡制作技艺从乡村带入城市。多年来,夫妻俩致力于曹老四香肠、烤鸡的研发传承工作,并增加了烤鸭、酱卤猪头肉、酱卤肘子、酱卤猪蹄、无淀粉烤肠、四喜丸子等新品种。他们以“用真材实料,做健康食品”为宗旨,原料选用本地优质猪肉,配料精选20多味上等中草药、香辛料,制作采用科学配方、低温腌制,生产的香肠、烤鸡、烤鸭等具有色鲜味美、风味独特、香而不腻、营养丰富等特点,在市内外畅销不衰,借助电商平台推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大中超市、商场、酒店,作为店子镇、平度市对外交流的美食在市内外广为流传,并被推荐为山东名吃。
经营有方心灵美
曹振荣、贾振芳不仅带头创业致富,而且也传承了良好家风与传统美德。在家庭,他们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兄弟姐妹互帮互助;在村里,团结诚信,乐于助人,邻里和谐。凡是熟悉曹振荣、贾振芳的人们,无不称赞他们夫妻双双经营有方且心灵美。近年来,肉类及各种加工原料、辅料价格不断上涨,尽管成本增加,但曹振荣、贾振芳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安全、放心、服务星级化、品质国际化”为宗旨,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坚持货真价实,让利于民,让每一个客户放心满意,因而赢得了众多回头客,赢得了市场。
多年来,无论是在村里还是在镇驻地、在市区开肉食店,村民遇到困难或者天灾人祸,曹振荣、贾振芳都主动帮助。慈善一日捐、支援灾区、帮扶老人、救助贫困家庭、资助贫困学生、抗击新冠疫情等都慷慨解囊,带头捐款捐物,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弱势群体的心坎上,他们用真情凝聚了爱的奉献,谱写了一曲创业的赞歌。
值班总编辑:邱天
相关推荐
投稿邮箱
联系电话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