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乡村振兴

八零后夫妻 一曲创业歌 ——记青岛厨匠东哥餐饮有限公司王志鹏高静夫妇

编辑:王光兴 发布时间:2025/11/11 来源:中国早报
分享到:


中国早报山东讯(记者  王光兴 通讯员 陈月宝  国晓伟)山东省平度市极福盛烧卤肉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世代传承,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生产的烧卤牛肉、烧卤猪头肉、烧卤猪肘子、烧卤猪肝、烧卤猪心等系列产品成为平度乃至青岛、山东名吃。近日,采访了极福盛烧卤肉的第三代传承人——青岛厨匠东哥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鹏、总经理高静夫妇。

 1.png

王志鹏(左一)、高静(右一)在与技术人员研究开发新产品


二十出头,子承父业闯商海

 

1988年2月,王志鹏出生山东省在山东省平度市东阁街道(原崔召镇)于家庄村,同年7月高静出生在山东省平度市东阁街道(原崔召镇)四十里堡村。王志鹏的爷爷、父母都以制作烧卤肉在当地小有名气。王志鹏从小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受父辈的影响,上学期间就利用业余时间跟爷爷、父母学做烧卤肉,2006年高中毕业后,他不仅跟父母学习烧卤肉制作技艺,还师从青岛、济南等肉食名家,做出的烧卤猪头肉、烧卤猪肘子等味道和口感不断提升,打造出远近闻名的王氏风味烧卤肉。

 

王志鹏与高静同一个镇,同年出生,同为八零后,缘分似乎从天而降。他们从相识到相爱,共同的理想和志向使这对风华正茂的青年成为情投意合的恋人。冬去春来,时光如梭。2013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王志鹏、高静终于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收获了幸福甜蜜的爱情。

 

王志鹏、高静虽然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但却丝毫没有八零后的娇生惯养,有的却是蓬勃向上、勤奋努力的朝气。他们深深地感受到,八零后这一代虽然没有金饭碗、铁饭碗,但是有改革开放提供的广阔舞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必须与时俱进,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金饭碗、铁饭碗。于是,2013年他们在父母的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200万元,在原崔召镇驻地建起了青岛留香坊食品有限公司,并注册了“极福盛”商标,极福盛烧卤肉从家庭小作坊逐步发展壮大。

 

三十而立,夫妻携手创大业

 

十多年来,王志鹏、高静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立志要在商海里创出一片新天地。他们通过刻苦自学取得了大学文凭,适应肉类工业发展新形势,致力于极福盛烧卤肉的研发传承工作,树立新的生产经营理念,每年参加各地食品展销会、美食节等活动,不断提高烧卤肉的制作技艺水平和知名度,借助电商平台,迅速将极福盛烧卤肉推向全国

 

2024年,王志鹏、高静将公司搬迁到308国道南侧的白沙河街道前沙湾庄村,公司更名为青岛厨匠东哥餐饮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冷库400平方米,拥有全套的先进生产加工、存储、化验、运输等设备设施,年产值达1500万元。生产中不断创新,改进工艺,以“用真材实料,做健康食品”为宗旨,原料选用本地优质猪、牛肉制作,配料精选20多味上等中草药、辛香料,采用科学配方,严格制作工艺,生产的极福盛烧卤肉风味独特,香而不腻,成为极具特色的地方名吃。

 

近年来,王志鹏、高静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在做好极福盛烧卤肉产品的同时,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新上了火腿生产车间和制作设备,生产出美味可口、独具特色的王氏青岛老火腿,作为白沙河街道对外交流的美食在市内外广为流传,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为白沙河街道乃至平度市的骨干食品生产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传承家风,夫妻双双心灵美

 

王志鹏、高静继承了家族的烧卤肉事业,也传承了老一辈踏实做人、诚信做事、尊老爱幼的良好家风与传统美德。在家庭,他们孝敬父母,乐于助人,邻里和谐。在公司,坚持诚信经营,货真价实,让利于客户。凡是熟悉王志鹏、高静的新老客户,无不称赞他们夫妻双双经营有方心灵美。近年来,肉类及各种加工原料、辅料价格不断上涨,尽管成本增加,但王志鹏、高静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安全、放心、服务星级化、品质国际化”为宗旨,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坚持让利于民,让每一个客户放心满意,因而赢得了众多回头客,赢得了市场。而他们学雷锋做好事、热心公益事业的事迹同样令人感动。慈善一日捐、支援灾区、帮扶老人、救助贫困家庭、抗击新冠疫情等都慷慨解囊,带头捐款捐物,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弱势群体的心坎上。他们用真情凝聚了爱的奉献,谱写了一曲创业赞歌。


                                                                                               值班总编辑:贺文生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