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乡村振兴

八零后夫妻创业歌 ——记山东青岛荣邦和食品有限公司李腾飞和徐静静夫妻

编辑:王光兴 发布时间:2025/04/27 来源:中国早报
分享到:


中国早报山东讯(记者 王光兴 通讯员 陈月宝  单继锋)在山东省平度市,有一对八零后夫妻叫李腾飞、徐静静,他们二十出头志同道合做火腿,三十出头创办了全市较大的老火腿生产企业——青岛荣邦和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全市最年轻的私营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之一,被人们传为佳话。

  1.png

  图为李腾飞(中)主持召开非遗传承人会议。右一为徐静静。

风华正茂展翅飞。1987年6月,李腾飞出生在平度市凤台街道(原香店乡)李家河崖村,同年二月徐静静出生在平度市新河镇南镇村。同年出生,同为八零后,又是高中同班同学,2005年又同年考上大学,李腾飞考入青岛理工大学,徐静静考入烟台职业技术学院。缘分就像一根红线,把这对风华正茂的青年连在一起。他们虽然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但却丝毫没有八零后的娇生惯养,有的却是蓬勃向上的朝气。

 

李腾飞、徐静静深深地感受到,八零后这一代虽然没有金饭碗、铁饭碗,但是有改革开放提供的广阔舞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必须与时俱进,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金饭碗、铁饭碗。于是,在大学这所神圣的殿堂里,李腾飞、徐静静孜孜不倦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老师们像辛勤的园丁,把自己的心血化作点点清泉,精心培育着出类拔萃的树苗,茁壮成长。冬去春来,时光如梭。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活结束了,李腾飞、徐静静收获了丰厚的知识,也收获了甜蜜的爱情。

 

  志同道合创大业。平度很多人都知道,平度老火腿历史悠久,世代传承,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李腾飞的舅舅陈相平,从小就跟爷爷、父亲学做火腿,在当地小有名气,1993年在凤台街道(原香店乡)小窑村建起了肉制品厂,生产的老火腿在市内外畅销不衰。2009年,22岁的李腾飞、徐静静大学毕业结婚后,放弃了去外资企业工作的机会,毅然来到肉制品厂与舅舅一起创业。

 

李腾飞、徐静静犹如一对志同道合的比翼鸟,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展翅飞翔,携手并肩创大业。随着老火腿技艺水平和知名度的提高,李腾飞、徐静静不满足于家庭作坊式的小打小闹,他们要将平度老火腿从乡村融入城市,推向全国。2022年,李腾飞、徐静静多方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在平度市凤台街道东王家村建起了青岛荣邦和食品有限公司,李腾飞担任董事长,徐静静担任总经理,并注册了“亿汁源”老火腿商标。他们发挥新时代大学生的专业特长,不断改进老火腿制作工艺,借助电商直播,迅速将平度老火腿推向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目前,公司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车间面积2000余平方米,冷库200平方米,常年用工30人,年产值1200余万元,产品受到全国各地消费者青睐,成为凤台街道的骨干食品生产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夫妻双双心灵美。凡是熟悉李腾飞、徐静静的新老客户,无不称赞他们经营有方心灵美。近年来,肉类、调料、燃料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尽管成本增加,但李腾飞、徐静静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始终如一地坚持薄利多销,让利于民,以“用真材实料,做健康食品”为宗旨,淡季旺季同价,平时与过年过节同价,从来不多收一分钱。而他们无私奉献、热心公益事业的事迹更是令人称道。慈善一日捐、支援灾区、抗击新冠疫情等都慷慨解囊,带头捐款捐物,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灾区和弱势群体的心坎上,用真情凝聚了爱的奉献,谱写了一曲八零后夫妻的创业歌。

 

 

                                                                                                  值班总编辑: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