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新闻
1
2010年我用《呐喊》向社会发声——批判观念主义艺术创立者王泓君访谈实录
2
科技赋能创业 三国共育未来——中日韩创新合作周盛大启幕
3
爱达邮轮将招募1500名员工,夯实大湾区邮轮人才储备
4
山西闻喜县召开见义勇为表彰大会 五位英雄荣获殊荣
5
常德首届市城区“社保杯”乒乓球邀请赛圆满闭幕,夕阳赛场活力满满
6
广州南沙:五大优势启动中国邮轮第二个黄金十年|中国邮轮产业大会举办
7
第十八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CCS18)在广州南沙开幕
8
创新农业科技 振兴海洋产业——中日韩创新合作周开创“中日韩+x”国际合作新模式
9
低空经济开启新航道 中日韩航空产业联盟在青岛加速起飞
10
第四届中日韩创新合作周托起三国青少年的科技梦
查看手机网站
贵州黔东南文化区块化破局:“贵州村T”激活民族文化兴乡村
编辑:贺文生
发布时间:2025/07/22
来源:中国早报网

中国早报贵州讯(特约记者 笑龙 阚夕芷田) 7月20日,“黔东南州苗学会研究课题成果发布会暨‘贵州村T’理论研讨会”在贵州黔东南州凯里市举行。省内专家、政府代表、品牌创始人及各界人士80余人汇聚一堂,共商民族文化保护、文创发展与乡村振兴新路径。

会议发布了《黔东南文化区块定位与文化策划研究》阶段性成果。针对乡村建设中文化同质化、特色弱化问题,课题负责人、州苗学会常务副会长吴寿昌提出区块化发展对策:依据服饰、农耕、土司等不同文化类型划分区块,整合自然与非遗资源,打造差异化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文化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

“贵州村T”品牌创始人古阿新分享了民族文化时尚化实践。该品牌通过创新设计苗绣登上国际舞台,其发起的乡村走秀吸引40多国游客参与,形成现象级IP。其核心在于故事化传播(如融入“蝴蝶妈妈”神话)和村民参与的开放式舞台。

专家们献计献策:省苗学会常务副会长杨政洪提出“文化介质”理论,强调通过设计、节庆等载体转化文化价值;服饰专家杨文斌建议建立数字化纹样库促进非遗活态传承;作家李文明则分享了民族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吸引力案例。

会议明确了后续行动:完善文化区块划分标准并绘制《黔东南民族文化资源地图》;州文旅局将牵头设立基金支持“村T模式”等乡村文化IP孵化;省、州苗学会将联合举办年度论坛深化理论与实践结合。此次会议为民族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凝聚了共识、指明了方向。
值班总编辑 邱天
相关推荐
2010年我用《呐喊》向社会发声——批判观念主义艺术创立者王泓君访谈实录
2025/11/08
查看详情>>
科技赋能创业 三国共育未来——中日韩创新合作周盛大启幕
2025/11/08
查看详情>>
爱达邮轮将招募1500名员工,夯实大湾区邮轮人才储备
2025/11/07
查看详情>>
广州南沙:五大优势启动中国邮轮第二个黄金十年|中国邮轮产业大会举办
2025/11/07
查看详情>>
第十八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CCS18)在广州南沙开幕
2025/11/07
查看详情>>
创新农业科技 振兴海洋产业——中日韩创新合作周开创“中日韩+x”国际合作新模式
2025/11/07
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
联系电话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