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地方资讯

世遗志愿者聚森雅轩,共赏古建斗拱美

编辑:谭强 发布时间:2025/07/10 来源:本站
分享到:

中国早报山西讯(记者 胡立成)为推动公众深度参与气候变化下的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志愿者项目正以实际行动唤醒更多人对历史瑰宝的珍视。    
      作为全球89个、全国9个入选项目之一,佛光寺项目由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与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联合执行,3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涵盖大学老师、各界精英、在校学生与归国学子,年龄跨度从15岁至52岁——因对中国古建筑与传统文化的热忱齐聚一堂。


微信图片_20250710142158.jpg

 

2025年7月8日,项目组特别邀请中国古建筑保护与修复专家王永先先生,与全体志愿者共赴山西森雅轩古典家俱有限公司,开启一场兼具深度与趣味的参观培训之旅。

深耕古建领域50余年的王永先先生,曾主持或参与五台佛光寺、晋祠圣母殿等上百处古建保护工程,足迹遍布20余国开展中外古建筑比较研究,退休后仍担任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等职。他开设的“空中课堂”以深入浅出的风格圈粉无数,“斗拱王爷爷”的亲切称号,正是其深耕古建文化传播的生动注脚。


微信图片_20250710142943.jpg

微信图片_20250710142211.jpg

 

当晚的培训中,王永先先生为志愿者们系统解读古建筑斗拱的奥秘,并带领大家动手组装、拆解斗拱模型。森雅轩提供的佛光寺柱头斗拱模型,全称“双杪双下昂重拱偷心造七铺作外檐斗拱”,高度还原了唐代殿堂式木构建筑的营造精髓,让志愿者们得以近距离触摸千年古建的“骨骼肌理”。


微信图片_20250710142229.jpg


微信图片_20250710142216.jpg

 

这支兼具朝气与沉稳的志愿团队,在互动中频频抛出新颖且有深度的问题,让知识的交流碰撞出更多火花。从理论讲解到实践操作,从模型细节到文化内涵,志愿者们在森雅轩的一隅天地里,不仅习得古建技艺,更接过了传承文化的接力棒。


微信图片_20250710142242.jpg

微信图片_20250710142238.jpg

 

此次活动既是世界遗产保护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一场跨越年龄与职业的文化共鸣。当年轻学子的好奇与资深爱好者的沉淀相遇,当传统技艺的严谨与创新思维的活跃碰撞,佛光寺项目正以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成为古建保护的参与者、传播者,让千年文脉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生。
                                           值班总编辑:贺文生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