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社会新闻

美术馆里的美术课广美陈朝生教授引领大岭山学子走进水彩斑斓世界

编辑:梓艺 发布时间:2025/11/02 来源:中国早报
分享到:

中国早报广东讯(记者 张兆伟 陆丽萍)“绘画的关键在于对色块的理解与安排,而非孤立刻画单个物体。”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朝生站在画家林亮的水彩画作品前,向围绕在身边的大岭山中学学生们讲解道。10月29日上午,大岭山镇第九届校际艺术节“美术馆里的美术课”(第二期)在岭上美术馆3号展厅举行。

微信图片_20251102201625_2812_35_副本.jpg

这一创新艺术教育项目由东莞市大岭山镇教育管理中心与岭上美术馆联合举办,将课堂从校园搬到展馆,邀请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朝生教授现场指导。活动结合正在展出的“时光叠影”林亮水彩画作品展,让师生在真迹环绕中感受艺术魅力。

展厅内,林亮从艺二十余年的54件水彩精品成为“美术馆里的美术课”生动的教材。陈朝生教授从构图、色彩到技法,对每幅作品进行专业点评,并引导师生深挖创作理念与情感表达。

微信图片_20251102201626_2813_35_副本.jpg

“在美术馆上课与在教室感受完全不同。”大岭山中学高二学生张同学表示,“站在实物作品面前,你能看到每一笔触的痕迹,每一种色彩的微妙变化,这是课本复制品无法比拟的。”

陈朝生教授通过分析林亮作品中的色块归纳与画面整体感,向学生们阐释了专业绘画视角。“画家需具备将相近色彩、明度进行归纳整合的能力,从而突出画面中的主次关系和对比效果。”

“林亮老师作品保持对造型本质的探索,将造型意识与当代水彩语言进行了有机融合。”陈朝生教授评价说。

在作品观摩授课后,陈朝生教授与师生们来到大岭山镇工人文化宫的教室,开展《广美水彩——广州美术学院水彩画传承与拓展》讲座。他从色块归纳、黑白灰关系、构图视角、写生与创作互动等多个维度,分享绘画的核心观察与表现方法。

微信图片_20251102201627_2814_35_副本.jpg

“画面是否整体、紧凑,取决于对黑白灰关系的恰当把控。”陈朝生教授强调,无论静物、风景或人物画,都需通过明度层次来塑造空间感和立体感。他提醒学生避免因过度关注细节而忽略整体光影对比。陈朝生教授在总结中强调,绘画既需扎实的造型基础,更需主动的审美判断与情感投入。他鼓励学生们保持对艺术的热情,在学习和创作中不断突破自我。

大岭山中学美术教师林亮老师认为,这种授课形式很受学生欢迎,对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审美也很有帮助。“陈教授将理论知识与眼前作品相结合,让学生直观理解什么是好的黑白灰关系,怎么构图更合理更美。”

许多学生表示,这种沉浸式美术馆课堂让他们对艺术有了新认识,与名家零距离交流的机会难得,不仅拓宽了艺术视野,更激发了创作热情。“陈教授讲到构图要主动选择视角,这让我恍然大悟。”高一学生王同学分享道,“以前写生总是找到一个角度就开始画,现在明白了为什么要尝试不同视角,以及如何通过构图强化表达。”

微信图片_20251102201627_2815_35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51102201628_2816_35_副本.jpg

“美术馆里的美术课”是大岭山镇校际艺术节的创新环节,旨在通过专业展馆资源与学校艺术教育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大岭山镇教育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美术馆里的美术课”是大岭山镇推动艺术教育与社会资源深度融合的创新举措,打破传统教室边界,让艺术教育更加贴近真实创作环境。

这种将艺术教育从校园延伸至专业展馆的模式,为当下美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它打破了传统教室的物理边界,让学生在最接近艺术原生态的环境中,感受艺术魅力,理解艺术语言,激发创作潜能。

值班总编: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