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早报 >> 法治新闻

农家院里听民声,伊犁三道河边境派出所让普法既有干货又有温情

编辑:张国强 发布时间:2025/08/25 来源:中国早报网
分享到:

中国早报新疆讯(通讯员 王鹏飞    王成明)8月21日下午,新疆伊犁边境管理支队三道河边境派出所的民警和辅警在结束日常勤务后,迅速整理好一叠叠普法材料,走进辖区的村庄开展宣传。这次普法宣传打破了以往的固定模式,将课堂从严肃的会议室搬到了村民们熟悉的农家院落,让法律知识在轻松的氛围中悄然传递。

图片1.jpg

“大娘,要是有人打电话说您中了大奖,让先交手续费,可千万别轻易相信!”民警林海民坐在院中的小板凳上,一边递过反诈宣传单,一边用通俗易懂的家常话讲解着近期高发的养老诈骗手法。围坐一旁的老人们频频点头:“这样讲我们一听就懂,比以前光看文字明白多了!”


以往“摆摊发传单、会议室念条文”的传统模式在此次活动中得到革新。民警和辅警带着精心准备的宣传资料深入三道河乡沙门子村的家家户户,与村民坐在一起拉家常。结合近期发生的邻里纠纷、电信诈骗等真实案例,民警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条文转化为“怎样防范骗子”“邻里纠纷如何化解”“土地边界怎么划分”等村民急需的实用知识,让法律变得鲜活可感。

图片3.jpg

针对不同家庭特点,民警们还精准开设“法律小灶”。看到家中有学生的,就重点讲解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规;得知有家庭正在办理出境手续,便细致解读边境管理条例;遇到养殖大户,则主动普及养殖行业最新规定。村民老王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法律离老百姓很远,现在才发现它就藏在日常小事里。民警讲得透彻,我们听懂了很多。”


更可贵的是,这场普法活动并非单向输出,更成了警民之间心贴心的交流。林海民的笔记本上记了很多村民提出的各类意见建议,这些来自基层的声音成为派出所优化工作的重要依据。


“法律不该是冷冰冰的条文,更应是带着温度的沟通桥梁。”派出所教导员胡祥忠表示,“只有把法律讲到群众心坎里,让大家真正懂法、用法、守法,才能筑牢边境乡村的平安防线。”

 

值班总编辑  邱天


在线咨询
QQ:1030896568
新闻爆料
zhongguozaobao@126.com
返回顶部